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有501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是什 [复制链接]

1#

年11月,国家卫计委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有50.1%的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每天都有可能变成新的糖尿病患者。从80年代的0.67%升高到年的11.6%,增加了17倍!区区30年间,为什么中国人就变得这么容易得糖尿病了?

要想彻底了解中国人为什么越来越“甜”,需要从胰岛素与肥胖之间的关系说起。

胰岛素抵抗跟肥胖之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说先有胰岛素抵抗也对,先有肥胖也对。

但是在具体的病人身上,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确实是有先后的。

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胰岛素抵抗的后果是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简而言之,也就是说胰岛素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下降了,我们的身体为了弥补葡萄糖利用效率下降,分泌了比平时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这就是胰岛素抵抗。

怎样诊断一个人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简单来说就是空腹胰岛素比健康人高,但此时血糖还可以保持在正常范围。

有些人胰岛素抵抗发病五到十年,他的血糖还能维持正常,为什么?

因为他有足够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这个正常是比别人多用几倍量的胰岛素下获得的,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经病了,只不过光检查空腹血糖是发现不了的。

在一些国家糖尿病的筛查项目是检查空腹胰岛素,只要查出来空腹胰岛素高,就能提前进行糖尿病预防,检测项目的差别体现的是对二型糖尿病认知水平的差距,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普及糖尿病预防知识,否则会有更多人付出代价。

一、胰岛素抵抗与肥胖是如何导致二型糖尿病产生的

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经肥胖再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另一类则相反,胰岛素抵抗之后发生肥胖的现象。

1、自身已经患有肥胖,后有胰岛素抵抗

比如说一位患者,没有胰岛素抵抗,那么在他肥胖之后,胰岛素抵抗是怎么出现的呢?肥胖的人会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我们骨骼肌细胞也会被脂肪细胞所包裹,细胞的能量交换我们叫细胞呼吸,它是细胞产生能量的过程,当它被脂肪包裹了以后,会失去呼吸功能,甚至胰岛素都到达不了细胞的表面。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是,细胞能量转换效率下降。用医学上的术语说,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我们的线粒体是有脂毒性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导致线粒体的功能障碍,能量下降,感到疲劳,还诱使身体大量进食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肥胖进而导致二型糖尿病这一类型的情况。

简而言之,多不饱和脂肪酸会让我们人体能量发电站-线粒体产生功能障碍,对于肥胖的患者来说,进一步诱发了二型糖尿病的产生。

2、患者先患有胰岛素抵抗,后产生肥胖

还有一类先出现胰岛素抵抗,后出现肥胖的情况。

这类型患者,有很多原因,比如说环境污染,多氯联苯(高毒性,难降解的一种有毒物质),芳香氢类致癌化学物质,石油制品,塑料制品等都会造成人体病变。

以多氯联苯为代表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会有细胞毒性,会让我们的线粒体产能下降,接着导致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身体补偿性分泌过多的胰岛素,最后患上糖尿病。

说到这里我们要明白,血糖上升后,不要光指望胰岛素给你去降下来,首先应该利用自己的肌肉消耗掉一部分血糖,所以需要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保障身体健康,这就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原理。

二、胰岛素长期处于高分泌状态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如果你用了健康人一两倍,甚至三倍的胰岛素才能维持血糖正常,这就会给身体带来损害。简单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损伤人体内的血管,特别是心血管

胰岛素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它会损伤血管,它还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损伤因子,是一个强大的动脉硬化进展的促进剂,当它长时间多量分泌的情况下,我们的血管会坏掉。

现在在精准医学检查项目里面有一个脂肪外心血管风险因素,其中一个就是胰岛素,所以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二型糖尿病那么快的出现肾病,出现中风,出现心脏病,是因为心脑肾这三个部位的血管受到了伤害。

所以,早期的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升高,肾脏对血流,对微小血管病变很敏感,他的微小血管损伤,很早期就会出现微量的白蛋白,是因为胰岛素损害了小血管,胰岛素对血管的伤害,好比用腐蚀剂在侵蚀它。

长期的使用胰岛素,包括自行注射胰岛素,以及自身在代偿的过程长期、大量的分泌胰岛素,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不单是把胰岛β细胞累坏了,同时对我们人体的血管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所以大量的并发症,也与患者的动脉硬化进展有关。

2、大量胰岛素导致血糖看似正常,患者错过糖尿病前期治疗

这也是普遍现象之一了,在行医过程中,我遇到过一位患者,其中一位四十几岁就中风,因为他的空腹血糖始终没有达到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于是中风历史达到了5年都未进行糖尿病前期治疗,直到后来到我这里进行诊治,才开始进行血糖的干预。

导致很多人直到发生了糖尿病的并发症,才知道自己血糖有问题。比如视力出问题了,去眼科反复折腾没有用,最后才发现原来血糖没控制好,错过了前期的黄金治疗阶段。

3、胰岛素导致人体末梢神经病变

人体的末梢神经病变也跟胰岛素有关。

末梢神经主管了我们的各种皮肤感觉,比如冷热,疼痛,压力感,痒感等。但它也需要末梢血管来输送营养,小血管,微血管如果产生了病变,末梢神经病变随之产生,那么他就会出现痛,进而出现肢体麻木,出现触觉退化,触觉异常等等症状。

另外,不管是血糖还是胰岛素升高也好,都是促炎症的因子在起作用。

特别是血糖的升高,利于微生物的繁衍,我们都知道,血糖升高的情况下微生物的感染最难控制了,细菌发展特别迅速,这些都是一个诱因。

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会不断的导致炎症的介质增加,从而引发新的炎症的发生,这其实在于血糖升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繁衍,所以说糖尿病的病人也是特别容易引发炎症的原因也在于此,而一味在治疗上用中药去清火是错误的。

更可怕的是,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这背后也有深刻的社会与历史原因。

三、从社会与历史原因看中国二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爆发

简单说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节俭基因存在导致能量囤积,国人更容易喝粥都长肉

我们知道我们人体在不断的合成,也在不断地进行分解的过程,而胰岛素促进脂肪合成。它可以把糖转化成脂肪,当你吃进去了不必要的热量的时候,这些多出来的糖分怎么办?

胰岛素就把它合成为甘油三酯,合成脂肪,给你堆起来,堆积到什么地方呢?

合成的脂肪堆积到躯干部位,这也符合进化优势。

远古人类没有冰箱,没有仓库,甚至可能连厨房都没有,在饮食上,要么吃一顿,饱得翻白眼,要么饿三天,脸青面黑,为了生存就得靠身体储存起来一些能量。

而身体储存能量最优的方式就是脂肪,因为脂肪储备能量效率很高。

如果你要带个物件东跑西跑,对重心平衡破坏最小,那一定是在靠近你重心的地方,于是脂肪都堆积到了腰腹部,减少对运动平衡的干扰,所以胰岛素抵抗的肥胖是腹型肥胖。

如果二十斤肥肉全部长在脑袋上,走路就要摔跤了,长在腿上,迈不动步,那么堆积在躯干的中部是合理的选择,这就是进化,其实想想很有意思的对吧?

也有朋友好奇,人种之间对于能量储备的能力,糖脂转化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如果要问哪一类人群特别强大?答案一定是历史上经受过饥荒的民族。

在节俭基因学说中,长时间几代人上百年颠沛流离,闹饥荒,战乱的情况下,什么人能幸存下去?

答案是,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有能力把能量转化成脂肪存储在身体里面的人,也就是所谓喝粥都能长肉的人才能生存,幸存者的这种基因就叫做节俭基因,这是美国的一个医学家发明的名词,他研究不同人种的基因情况,如果一个地区人们,祖辈都活在富饶的地带,不容易出现大胖子,不容易出现糖尿病,那么最悲催的是当拥有这种节俭基因的人,突然获得了富足的生活环境,那么就更容易出现糖尿病。

我想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大胖子比中国多,糖尿病比例却没中国人多的原因。

可能中国人的基因里利用能量的效率远比他们高,中国人的基因里,拥有节俭基因的人数,远远超过欧美的人种,那么我们得糖尿病的几率也就高了不少。

问题是我们现在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饮食习惯有什么问题,从小大家就被教育,要吃饭才是乖孩子,如果你从小爱吃点肉,吃菜,不爱吃饭,家长就会批评你对不对?

美国的农业部饮食指南提倡,谷物类在每日能量供应中占比50%。而中国的膳食指南又加了10%,占到60%,一天中谷物提供的热量占了60%,这就导致了这么多糖尿病爆发式的增长。

很有可能节俭基因导致储存、利用能量的效率较高,再加上传统饮食习惯对于碳水化合物食品的偏好,形成了我国糖尿病患者多于美国的情况。

2、不崇尚体育运动导致血糖无法消耗

糖尿病爆发增长,除了饮食,基因,也跟现在大家普遍没有体育爱好有关,同时也不崇尚肌肉男。国外的年轻人至少要在健身房泡过几年,中国大城市的中年男典型形象,就是油腻,大肚子,秃头。

许多人并不觉得这是问题,自己肌肉不发达,还丑化肌肉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理性来说,运动需要大脑与身体同时进行活动,头脑如果真的简单,也做不了太复杂的动作,任何运动也做不好。

在两种原因施加影响下,国内糖尿病发病形势严峻。

现在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非常多,不夸张的说,中国50%的成年人将会有胰岛素抵抗的可能。而我认为目前为止,还没看到临床治疗的思路转换。

市面上降糖药的原理,有的对淀粉转化成糖的过程进行阻断,也就是淀粉酶抑制剂,让他在小肠转化为葡萄糖的比例减少。

还有某药的功效就是把糖从小便里排掉,这种药物的副作用容易导致泌尿系统经常感染,让人通过尿糖来降血糖简直无语了。

关键是要阻止摄入过多的热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才是根源,这也是我们要大力提倡糖尿病食品研发的原因。

就像今天早上我接诊的一个病人,空腹血糖十几点。他说自己的糖尿病是治不好了,我听医生的话已经都不吃米饭了还是这么高,吃药也没有用。

我跟他说,你还不如吃米饭呢!他已经七十多岁了,自己觉得再活个几年也差不多,这种情况有没有必要非得让他很痛苦的去改变认知和饮食习惯,这是个医学伦理的问题。

中国有50.1%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是什么让中国人越来越“甜”

总的来说,对于二型糖尿病我们谈药物治疗其实较为无奈,这个病的根源就两个,一是懒惰-运动量少,二是吃太多-不加克制的吃各种碳水化合物。

懒惰你改不了,你可不可以少吃点?

有人说克制不了要多吃,那可不可以去动一动?

但是,难!当血糖升高,胰岛素大量分泌后,人是昏昏欲睡,困倦疲乏的,根本不想动,所以说很难。

最后,虽然“由奢入俭难”,但我们也可以从每天的饮食习惯开始着手,进行改善,基因的问题无法扭转,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活动,少吃的方式减少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健康无价,生命更加可贵!

作者:李桂东李桂东,男,汉族,出身中医世家,贵州青山医派第3代嫡系传人,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年入驻大有医网,在北京同仁堂浙江医药有限公司杭州中医门诊部、杭州胡庆余堂第二中医门诊部等多机构坐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