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3,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3%-95%。虽然糖尿病无法治愈,但只要控制好血糖,糖尿病不影响生活和工作。
血糖过高或过低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葡萄糖。体内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维持在一定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组织的需要。早上正常空腹血糖浓度为80-mg/dL。空腹血糖浓度超过mg/dL称为高血糖症。如果血糖浓度超过-mg/dL,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称为糖尿。血糖浓度低于70mg/dL称为低血糖症。
高血糖除了会引起高血压,还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关心控制“高”血糖,却忽略了低血糖的危害。临床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患者已经出现低血糖,但家属或自己根据经验继续使用降糖药物,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当怀疑有低血糖时,应立即测量血糖水平,当血糖无法测量时,应暂时作为低血糖处理。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一、食物的增加
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是多食。糖尿病发生后,由于体内大量尿糖的流失,患者处于半饥饿状态。当人体缺乏能量时,需要及时进食和补充能量。这时,糖尿病患者的食量就会增加。
二、多尿症的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是多尿,尿频增加是几乎每个糖尿病患者都会有的症状。同时,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糖尿病发生后,患者每晚要起床多次,无法入睡。内心的平静。研究表明,糖尿病多尿症的症状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较高,导致尿糖排泄较多,尿量也相应增加。
三、体重减轻
糖尿病发生后,患者体内产生的胰岛素不足,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从而加速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补充能量和热量。结果,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内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流失,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
四、烦渴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是烦渴。由于尿量增多,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会引起细胞内脱水,刺激神经中枢,引起烦渴。因此,会出现频繁饮水,饮水量和饮水频率会增加。
饮食控制
1.总热量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和血糖水平等因素组合确定他们的总卡路里摄入量。肥胖者应严格限制总热量,每日总热量摄入为大卡,每月减重0.5-1.0公斤为宜。
2、碳水化合物(主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每克产生4大卡热量。建议平均每天米饭、面条等主食为-克(5-8两)。每日主食为非体力劳动者-克,轻体力劳动者-克,中度体力劳动者-克,重体力劳动者克以上。如果把粉条、红薯、土豆、芋头、玉米、马蹄、栗子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作为副食食用,应减少主食的摄入。
3.蛋白质每克产生4卡路里。
成人每日蛋白质需求量约为每公斤体重1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瘦弱等人群,建议增加蛋白质至每公斤体重1.5-2.0克。患有糖尿病和肾功能异常的人应将蛋白质摄入量减少到每公斤体重0.8克。如果肾功能已明显受损,应减至每公斤体重0.6克,并尽量只食用牛奶、鸡蛋、瘦肉、鱼虾等优质蛋白质。
4.脂肪每克产生9卡路里。
每公斤体重每天摄入脂肪0.8-1克,肥胖或脂肪肝者应减少。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应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动物脂肪、内脏、肥肉、鱼子、鸡、鸭皮等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不宜食用高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