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大家都要吃元宵,但是元宵属于高热量高糖食物,一次不能吃得太多,更不应贪一时口福而伤害了健康。一般作为点心的元宵如果大一些的,一次吃5个以下为宜,小一些的也不要超过10个,儿童就更应该酌减。特殊人群和某些慢性病人要特别注意减量或忌口。
在元宵佳节期间,很多人家里的元宵往往一顿吃不完,甚至连续几天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早餐、加餐甚至夜宵都少不了。俗话说过犹不及,吃元宵也是一样。从营养学来看,糯米皮加上豆沙、芝麻、枣泥、花生等甜馅或肉、菜等咸馅,属于高糖分、高能量的食品。那么人们尤其是特殊人群到底如何吃元宵,才能保证美味与健康兼得呢?元宵的外皮主要由糯米做成,但是糯米含有的支链淀粉较多,有较强的黏性,不易消化。在此提醒您,这几类人群不宜多吃元宵。
1、老年人
老年人多有消化功能减退,牙齿脱落,而且吞咽反射也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元宵一定要细嚼慢咽。
2、婴幼儿
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不适合吃元宵的。由于糯米比较黏,1岁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将元宵黏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到2岁的孩子不容易嚼碎元宵馅中的花生。另外,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元宵时也不能急于整个吃,以防不测。
3、糖尿病患者
最好不要吃甜馅元宵,可改吃咸味汤圆。如果把元宵当点心吃,就一定要减少正餐中主食的量。
4、心血管病、高血压病患者
应尽量少吃这种难以消化的食品,如果吃得太饱并吹到冷风,这类病人就容易引起急性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5、溃疡病患者
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6、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
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7、急性胃肠炎患者
春节期间很多暴饮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肠炎,这时候如果多吃元宵反而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健康提醒:
煮元宵也有窍门:
开水下:水烧开后,把元宵放入锅内,用勺子轻轻推开,让其旋转几周不粘锅壁。
慢水煮:待元宵浮起后,迅速改用慢火。否则,元宵不断翻滚,外熟内硬不好吃。
及时煮:生元宵的糯米粉含水量较多,久放会变质,受冻易煮破。元宵最好现做现吃,放置别超过3天,一旦发现元宵的颜色改变便不能食用。现买的速冻元宵也要及时吃掉,最好不要存放一周以上。
点冷水:煮的过程中,每开一次锅加少量冷水,使锅内的元宵保持似滚非滚状态。水沸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食之。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甜粘好吃。
另外,品尝元宵时无论水煮,还是油炸,均要使元宵熟透。在油炸元宵时最好在元宵上扎一些小孔,防止元宵爆裂而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