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的症状以及预防,有这些坏习惯要改了 [复制链接]

1#

几年的趋势显示,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年龄层也渐渐往低处走。这种现象,跟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养成许多不良生活以及饮食习惯脱不了干系。

所谓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太复杂?让我们来“说人话”!有人曾这么总结糖尿病的患病原因:一拜天地(基因),二拜高糖(饮食),夫妻对拜(生活模式)。

怎样预防糖尿病


  饭量一定要算计


  过度肥胖的人减掉5%的体重就能将糖尿病发病率降低70%。计算一下每日的摄入量,看看自己该少吃多少。


  安步当车更健康


  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走35分钟的路,糖尿病患病风险减低80%。中国的研究也指出,高血糖者多走路,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减少40%。因为走路增加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量,让胰岛素的利用效率更高。


  挑选燕麦有学问


  多吃全谷物食品能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燕麦就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燕麦食品成分表里有玉米甜味剂、玉米糖浆、葡萄糖、果糖、高果糖糖浆、转化糖、麦芽糖、糖蜜和蔗糖中的3种,请不要购买。


  多喝咖啡也无妨


  哈佛公共健康学院进行的18年跟踪调查发现,每天喝6杯(约合1.24升)咖啡的人,糖尿病患病风险减少29%—54%。咖啡中所含的钾、镁与抗氧化剂能帮助细胞更好地吸收糖分。


  垃圾食品不要碰

预防糖尿病垃圾食品不要碰


  如果你经常光顾麦当劳、肯德基,糖尿病也会“光顾”你。明尼苏达州的科学家们对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人进行了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每周吃两次垃圾食品的人,体重不但增加了4.5公斤左右,胰岛素抵抗性也提高2倍,这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险因素。就算你的体重保持正常,垃圾食品中反式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也会提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1.明明吃很多,体重却在下降


  体重在不知不觉中下降,这其实是一种危险信号,如果没有刻意去减肥,每个月的体重却减少4至5公斤的话,这就说明身体肯定存在问题。对此,国外某糖尿病研究所专家表示:“如果饮食正常体重却在下降,很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会促进血糖值上升,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无论吃多少食物,体内细胞都无法摄取葡萄糖,也就是说,体内积蓄的能量将被逐渐消耗,最终导致体重下降。


  2.视力减退、视线模糊、眼睛易疲劳


  国外某眼科医学博士指出,糖尿病会对人体的视觉产生影响,血液中的葡萄糖值含量异常上升会导致眼球歪斜,进入眼睛的光线也会因此发生曲折,而视力减退、视线模糊等现象都与之存在关联,长时间的慢性视线模糊,很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


  3.伤口难以愈合


  国外某医学网站指出,高血糖会阻碍血液流通,延迟伤口愈合时间,甚至还可能损伤神经组织。


  伤口的愈合需要充分的血液流通,否则将降低治愈能力,如果经常出现伤口血流不止等非正常现象,医院接受诊断。


  4.刚吃完饭就感觉饿


  慢性空腹感是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美国某糖尿病医生表示,体内胰岛素的机能失常会直接导致肌肉、脂肪以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机能低下。


  而这当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器官就是胰腺,如果体内胰岛素不断升高,就会促使大脑时常产生空腹感。


  5.慢性疲劳感、身体乏力


  胰岛素就好比身体的能量供应开关,如果胰岛素分泌量不足,就相当于切断了体内的能量供应,从而会产生疲劳感或者易疲劳的体质现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疲劳感并非糖尿病独有的现象,例如癌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抑郁症等也容易引发疲劳感,总体来说,疲劳是大病的主要征兆之一。


  6.足部出现麻痹或疼痛


  如果足部出现麻痹或者疼痛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供血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糖尿病引发,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麻痹最先会始于足下,然后逐渐转移至上半身。


  而出现麻痹的原因大多在于糖尿病引发神经损伤,因此,足部出现麻痹或者疼痛是可能患上糖尿病的一个典型危险信号。


  7.夜间尿频


  对于夜间尿频的人,也可能患有糖尿病,尤其是夜间小便频率不断增多的人群,一定要引起重视。国外某医师指出,如果体内血糖值上升,人体会本能的将其排除,进而导致小便次数增多,因此,尿频也是患上糖尿病的信号之一。

如果你有下列这6个坏习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得当心,没准你就是下一个糖尿病的“新郎”和“新娘”。

1、喜欢吃“高糖”的人

糖尿病,因为有个‘糖’字,很多人就以为,只是因为吃甜的东西多了,导致了糖尿病。不可否认的是,长期大量地吃含糖分多的食物,比如碳酸饮料、奶油蛋糕、冰淇淋等,的确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从而诱发糖尿病。但这不是不良饮食习惯里的全部。

2、饮食偏高油脂的人

比起吃“糖”,高油高脂高盐这种看似“吃得好”,实际“非常差”的饮食习惯,更易引发糖尿病。清水煮菜(肉)虽然健康,但吃起来真的没什么味道,没几个人能长期坚持下去。

而高油高盐高脂的饮食,色、香、味俱全,看起来就有食欲多了。要不怎么那么多人馋汉堡、火锅和烧烤呢!但天天这样吃,那坏处就大了。这类型的食物,营养成分不足,热量有余,经常吃,直接后果就是营养不良,引发肥胖。

你要知道,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在2型糖尿病人中,有80%的是肥胖者,在这80%的肥胖者中又有60%的人有糖耐量低减。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糖代谢异常的疾病。

肥胖者,身体内脂肪细胞多,它对胰岛素不敏感,胰腺需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将糖代谢完毕。时间长了,胰腺罢工,体内便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可用,糖代谢紊乱,血糖居高不下,糖尿病就来了。

3、经常熬夜的人

熬夜,对身体危害很多,它甚至也可能诱发糖尿病。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用6年时间跟踪名志愿者,统计他们的平均睡眠时间,观察睡眠时间与血糖变化的相关性。

结果发现,平均每晚睡眠时间<6小时的人,发生空腹血糖受损的几率是那些睡眠时间足够的人的4.56倍。空腹血糖受损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原因,需引起重视。另外,熬夜的人情绪容易暴躁,一暴躁血糖容易升高,这也是不利身体健康的。

4、久坐不动的人

上班族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久坐不动。小九给大家数数这久坐不动的危害哈,一个比一个吓人:

久坐,且坐的姿势不对,容易让人患上颈腰椎病,各种疼痛;

有便秘、痔疮相关问题的人,久坐不动,只会令病情更加严重;

让人肥胖,特别是腰部,容易长出三圈赘肉来,小九就是一个反面案例。

前两个咱就不说了,单说这肥胖,它就是糖尿病的一大诱因。

5、不爱锻炼的人

许多上班族,白天坐着不动,晚上回到家,只是换了个地方坐着或者瘫着。人家在夜跑打卡,而你在某宝偷人家的绿色能量,这就是差距。再瘦的人,长期不运动,腰间都会囤积起脂肪来。本身就不瘦的人,更容易肥胖啦,糖尿病又喜欢找上肥胖的人。

6、动不动就郁闷的人

情绪波动与糖尿病相关,其中,坏情绪会导致人的血糖升高。现代医学发现,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大脑会刺激身体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会干扰胰岛素的代谢工作。

而且,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比寻常人高42%,糖友也更容易患抑郁症,抑郁情绪与糖尿病,是一种恶性循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