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的真凶是甜食医生很多人搞错了,其实 [复制链接]

1#

前期提要

上一期讲到了若身体接到这些信号,很遗憾的通知你:糖尿病已经缠上你,这一期更大家讲讲糖尿病人的饮食中的一大误区。若您想了解更多糖尿病防治知识,可订阅下方专栏!

↓↓↓↓↓↓↓↓↓↓↓↓↓↓↓

《糖尿病人身边的私人保健医生》

PS:订阅这份专栏,你收获的不只是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和方法,还收获了一项超值的专业服务,我们可以长期为你答疑解惑,提供顾问式的指导。

小芳是个热爱美食的人,最近又迷上了烘培,可这烘培感觉就离不开糖,一拿起糖她就心生顾虑。想起自己妈妈得了糖尿病后,天天要自己注射胰岛素,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就怕自己吃了太多甜点,也会步入妈妈的后尘,可是这做好的美食看着不能吃也是痛苦,在说做了就是为了给家人吃的,这吃得心惊胆战的,扔了又可惜,真是两难啊。

估计有大多数人都会有小芳这种顾虑,因为在大家潜意识里认为糖尿病和吃糖有关,如果经常做这种甜品吃很怕会患上糖尿病,那么糖尿病真的是糖惹出的祸吗?

糖尿病其实是有两种情况的:

第一种,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多在15至20岁以下,往往突发性,很凶险。这是因为体内胰岛B细胞被破坏从而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多数病人一得病就有酮症酸中毒,“三多”症状十分明显,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很低,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这种并非是因为后天饮食的原因造成的。

第二种: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糖尿病。

一般爱发于中老年人身上,而且肥胖的人患病居多。病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发病缓慢,病情较轻。在早期经常没有或是只有很少的症状,不依赖外来胰岛素为生,血糖增高不明显,一般需要做糖耐量检测才能确诊。

多数病人体质较胖,对胰岛素治疗的敏感性较差,常需要控制饮食或是口服降糖药来进行治疗。有少数患者比较瘦,此时饮食控制或是口服降糖药效果不明显,就必须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糖尿病的真凶是不是甜食?

正常情况下,我们摄入的糖分会在胰岛素的调节下,然后经过肝脏分解转化变成糖原储存起来,多余的会转化为脂肪,蛋白质,所以吃糖多了会让人发胖。

不过,健康的人在摄入糖分一定时间后,血糖值就会归于正常,但是糖尿病人因为对胰岛素不敏感,或者因为胰岛功能受损等原因,就会使得血糖无法进行转化,从而形成糖尿。由此可见,糖尿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不是因为吃糖引起的。

而且我们可不要混淆医学上所说的“糖”,其实和我们生活中所称的“糖”的概念,这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医学上所称的“糖”是指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类的多糖,葡萄糖,果糖类的单糖和蔗糖这种双糖等。而我们生活中所说的“糖”就是单纯的指的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

如果是指多糖类的碳水化合物,多吃是不会得上糖尿病的。在过去,人们大多以高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得糖尿病的人并不多,但是现在人们吃的糖种类丰富,糖果,冰糖,白糖,红糖等单糖和双糖也是经常食用的,这样就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几率。

经过研究也发现,如果大量摄取单糖和双糖,那么发胖几率就高,从而也容易患上糖尿病。但是也并不是说吃糖多就会得糖尿病,吃糖少,也不见得代表糖的摄入量就少。

一般我们平时不会经常吃糖,糖分摄入过高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饮食越来越精细造成的,越是精细的主食,在短时间内的升糖指数就越高。

当然了我们建议适当吃些粗粮,并不是说越粗的粮的含糖量就越低,只不过是粗粮不好消化,所以升糖指数会比精细粮低。

结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