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及早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复制链接]

1#

如何及早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

来源糖帮帮糖友课堂

糖尿病酮症酸中*(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其来势凶险,临床变化多端,目前延误诊断和缺乏合理治疗而造成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患者和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那么,作为患者如何才能及早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临床医生应如何做好鉴别诊断和规范治疗?

及早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

糖尿病酮症酸中*的发生也是循序渐进,有迹可循的,一般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早期:首先会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症状加重;

中期:酸中*失代偿后,病情迅速恶化,会出现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尿、口干、头痛、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的症状;

后期:患者因为严重失水,会出现尿量减少、眼眶下陷、皮肤黏膜干燥等症状,同时也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厥冷等症状;

晚期:患者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应迟钝或消失,昏迷;感染等诱因引起的临床表现可被糖尿病酮症酸中*的表现所掩盖,少数患者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病情凶险,如果患者或者家属能及早发现,则会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糖尿病酮症酸中*的病程一般从数天到数周,少数年轻人可在发病后几小时即发生昏迷。需要提醒患者和家属,当患者出现上面这些重要预警信号时,医院进行诊治。

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主要原因

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胰岛素对抗性调节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等),特别是胰高血糖素升高;

因高血糖而导致的肾脏渗透性利尿造成的。由于胰岛素及升糖激素分泌双重障碍,患者体内葡萄糖运转载体功能降低,糖原合成与糖的利用率下降,糖原分解及糖异生(由简单的非糖前体,如乳酸、甘油转变为糖的过程)加强,血糖显著增高;同时,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游离脂肪酸水平增加,给酮体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合成原料,最终形成了酮症酸中*。

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的原因主要为感染、饮食或治疗不当及各种应激因素。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糖尿病酮症酸中*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

突发糖尿病酮症酸中*如何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是由于血糖控制差而发生的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糖尿病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重视血糖的控制,是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发生的根本措施。而一旦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最医院急救,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摄入排出量,如饮水量、进食量、呕吐量、尿量、便量,报告给医生,提供诊断治疗依据。昏迷病人应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早期诊断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临床上对于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酸中*、失水、休克、昏迷的患者,尤其是呼气有烂苹果味、血压低而尿量多者,无论有无糖尿病病史,均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立即查末梢血糖、血酮、尿糖、尿酮,同时抽血查血糖、β-羟丁酸、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血气分析等以确诊或排除本病。

鉴别诊断包括(1)其他类型糖尿病昏迷:低血糖昏迷、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2)其他疾病所致昏迷:脑膜炎、尿*症、脑血管意外等。

如何规范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

糖尿病酮症酸中*的发生总是来势凶猛,情况危急。规范治疗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坚持“防优先于治”的原则:加强有关酮症酸中*的教育工作,增强糖尿病患者、家属以及一般人群对酮症酸中*的认识,以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本病。

严格控制好糖尿病,坚持良好而持久的治疗达标为本:及时防治感染等诱因,以预防酮症酸中*的发生与发展。

按酸中*程度不同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轻度的酮症酸中*患者应鼓励进食进水,用足胰岛素,以利血糖的下降和酮体的消除;中度或重度酮症酸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注意除去诱因,贯穿治疗的始终:不仅有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的治疗及缓解,且可防治酮症酸中*复发。

坚持守护治疗,严密观察:列表记录血及尿化验结果,出入液量,葡萄糖、钾及胰岛素使用量,每天至少小结2次,以指导治疗。

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的发生?

糖尿病酮症酸中*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较抢救已发病者更为有效而重要。血糖的控制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饮食:饮食调节对于糖尿病患者最为重要。工作繁忙,应酬多的糖尿病人最容易出问题,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解决好饮食问题,尽量减少应酬性宴会。

按时服药:降糖药一定要带在身边,并准时按量应用。对于应用胰岛素的患者,不能因其他疾病出现时随意减少或中止胰岛素的治疗,应尽快找医生处理,调整胰岛素用量。最好能购置一台血糖仪,经常自测血糖可使降糖药应用得更准确、合理。

注意休息:过度劳累或长期精神紧张,可引起血糖增高,因此,必须保障足够的睡眠,中午尽量安排午休。

适当运动:运动可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糖尿病患者再忙也要坚持每天锻炼3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散步、慢跑、打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项目为宜。

感谢您对“一附院内分泌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