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表明,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率正不断提高,而且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的不了解,在发病初期,没有及时发现疾病的症状,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使病情越来越严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作为普通人,有必要掌握一些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当身体出现糖尿病的症状时,可以及时作出处理。
那么,糖尿病来临时,身体都会有哪些表现呢?
1、吃得多但体重下降
许多疾病都会影响到食欲,导致患者胃口不振,但糖尿病却并非如此。
糖尿病发病时,患者的食量反而大增,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会随着尿液而排出,导致身体经常处于能量缺乏的状态,从而导致食欲增加。
再者,由于身体无法很好地利用糖分,只好消耗体内的蛋白质、脂肪来提供能量,久而久之,也会导致患者的体重下降。
因此,如果近期没有刻意节食,反而食量上涨,但体重却不增反减的,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医院检查。
2、尿液异常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含糖量很高,很容易吸引蚂蚁。除此之外,尿液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会出现发白、发*的现象,尿液可能会散发出酸甜的气味。
建议大家在小便后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尿液,如果有上述现象,且经常出现的,也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3、经常口渴
如果患有糖尿病,平时也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这是因为高血糖导致体内的水分大量丢失而造成的。
如果经常觉得口渴,喝再多的水也无法改善,同时伴有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的,也应引起重视。
4、疲乏劳累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充分地分解糖分,可导致细胞缺乏能量,容易出现疲乏、劳累的现象;
平时无论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多活动一会儿就会觉得特别劳累。如果经常发生这一现象,医院检查。
糖尿病患者想要降低血糖,应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健康
饮食上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建议糖尿病患者少吃糖果、饮料及加工食品,精细米、面也要加以控制,可以用粗粮替代一部分的主食,平时可多吃一些蔬菜、水果。
2、保证充足的睡眠
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导致血糖发生波动。许多患者也发现了,一旦晚上睡眠不好,第二天血糖会迅速上升,这是由于交感神经紊乱造成的。因此,想要控制血糖,应保证充足的睡眠。
3、多运动
糖尿病患者坚持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糖水平。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长期坚持,可收到明显效果。
糖尿病发生时并不是悄无声息的,大家在平时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