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足伤口迟迟不愈合,事出有因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不可以根治 http://pf.39.net/bdfyy/bdfal/180118/6007551.html

本病例内容已获得出版社授权使用,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读

您在临床上有没有遇到糖尿病足溃疡迟迟不愈合的患者,为什么多次清创换药,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均不能让伤口长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呢?今天我们来分享首都医科大医院王江宁教授团队的一个相关病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病例摘要

患者,男,61岁。主诉:左足踇趾溃烂不愈合5月余。5个月前发现左足踇趾局部皮肤破溃,未在意,后出现左足踇趾及足内侧红肿,局部肿胀麻木疼痛,渗液较多,医院抗炎换药处理,疗效不佳,左足肿胀渗液始终未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科门诊,以“2型糖尿病性足溃疡”收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10年余,应用门冬30胰岛素早2IU、晚30U皮下注射,中午瑞格列奈2片口服控制,自述控制一般;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90mmHg,平素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次,1次/天,口服控制;脑梗死病史6年余,未具体治疗。否认心脏病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血制品输注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按计划进行。专科查体:左足第1、第2趾间可见一直径约2cm肿块,可扪及波动感,周围软组织红肿明显,第1趾肿胀明显,触压疼痛,第1趾活动欠佳,足背动脉搏动弱(图1)。

图1入院时患者足部情况

血液检查:白细胞9.8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9%,血红蛋白g/L。血生化:白蛋白31.6g/L,血清葡萄糖(空腹)9.9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1%,C-反应蛋白.24mg/L,动态红细胞沉降率mm/h,创面深部细菌培养结果:金*色葡萄球菌。

X线:左足诸骨骨质疏松,第1趾近节趾骨见骨质破坏,第1跖趾旁软组织肿胀明显。各关节在位,间隙可。下肢CTA: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管壁见低密度斑块及斑块钙化,管腔轻度狭窄。股动脉、腘动脉管壁光整,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双侧胫动脉、腓动脉管壁走形僵硬,右侧胫前动脉中下段未见造影剂充盈,左侧胫前动脉断续显影。动脉期左侧腘静脉及其分支显影,分支静脉迂曲扩张,左侧股动脉、腘动脉及胫动脉、腓动脉密度较对侧减低。MRI:左足第1跖骨远端骨皮质断裂伴跖趾骨信号弥漫性不均匀增高,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皮缘处见破损。余诸组成骨边缘欠光滑,舟状骨内见小斑片状稍高信号。关节间隙未见明显积液信号。足周及踝周皮下软组织弥漫信号增高。

诊疗及转归

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炎、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消肿、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排除手术禁忌后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左足跖趾关节切除术+足血管、神经、肌腱探查术+皮肤及皮下组织清创缝合术,术后定期换药,术后创面情况见图2。

图2术后创面情况

左足创面愈合良好,干燥无渗液,红肿等炎症症状消失(图3)。出院时化验结果:白细胞4.5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6%,血红蛋白g/L,白蛋白39.5g/L,血清葡萄糖(空腹)6.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C-反应蛋白7.43mg/L,动态红细胞沉降率15mm/h。

图3缝合术后2周创面愈合,拆除缝线

易被忽视的骨髓炎

糖尿病足骨髓炎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大约20%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存在骨髓炎。在临床上骨髓炎容易被忽视,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常可导致截肢等严重的并发症。这种单纯肿胀,局部小破溃的糖尿病足很具有迷惑性,表面上看是局部的皮肤破溃,软组织感染肿胀,实则感染已波及骨组织并致骨破坏。

本例患者以糖尿病足伴骨髓炎入院,入院时左足红肿时间较长,反复溃疡不愈合,外院换药后单纯的浅层软组织切开引流效果不佳,红肿始终不消退,反复破溃渗液,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常规检查了解全身状况,积极控制感染、纠正低蛋白血症,行足部MRI检查回示骨髓炎伴骨破坏,遂给予切除坏死骨并彻底清创引流治疗,最后达到创面愈合,炎症消退。因此,如果糖尿病足伤口迟迟不愈合的话,需要我们去查找致病根源,除了下肢血供不好或者抗菌谱不匹配之外,也不要忽视了骨髓炎。只有找到了真正原因,才能有的放矢,达到伤口愈合效果。

本病例节选自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糖尿病足综合诊疗病例精解》一书,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医院副院长,矫形外科学科带头人王江宁教授及其团队编撰。对于不同的创面或者糖尿病足的不同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想了解更多病例可以购买本书学习了解。扫码进入医脉通微店可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