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磅ldquo糖化血红蛋白rdqu [复制链接]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第六版指南)现已正式发布,并于年4月在《中华糖尿病杂志》和《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同步发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

新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

糖尿病患病率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

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升至11.2%

最新流调显示,依WHO诊断标准,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糖尿病知晓率(36.5%)、治疗率(32.2%)和控制率(49.2%)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在糖尿病流行特点方面,糖尿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占90%以上。

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因素包含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显示,我国超重率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新版指南首次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

新版指南提出,为了与WHO诊断标准接轨,推荐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B级证据)。

以HbA1c≥6.5%作为切点,辅助糖尿病的诊断。

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新版指南新增设定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血糖的控制在糖尿病代谢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最主要指标。指南推荐将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定为7%(A)。

HbA1c控制目标还是应该根据个体的情况来设置(B)。即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并对血糖控制的风险/获益比、成本/效益比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以期达到最合理的平衡。

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在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5%,甚至尽量接近正常),反之则可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B)

宝太推荐

快速、简便、准确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荧光免疫层析法

可选择性多,适用范围广

有单通道、6通道、12通道、全自动4款仪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