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婴儿湿疹百科,希望对妈妈们有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诊疗指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34/

概述  婴儿湿疹(infantile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皮损以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急、慢性期重迭交替,伴剧烈瘙痒,病因常常难以确定。症状婴儿湿疹起病大多在生后1~3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1/2岁以后大多数患儿逐渐自愈。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病情轻重不一。皮疹多见于头面部,如额部、双颊、头顶部,以后逐渐蔓延至颏、颈、肩、背、臀、四肢,甚至可以泛发全身。


  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疱,*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患儿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影响睡眠,常到处搔痒。由于湿疹的病变在表皮,愈后不留瘢痕。

临床上可按发病过程分为三期:

1.急性期起病急,皮肤表现为多数群集的小红丘疹及红斑,基底水肿,很快变成丘疱疹及小水疱,疱破后糜烂,有明显的*色渗液或覆以*白色浆液性痂,厚薄不一,逐渐向四周蔓延,外围可见散在小丘疹,也称卫星疹。面部皮肤可有潮红及肿胀。间擦部位如腋下、鼠蹊部、肛门周围等处可以受累并合并擦烂。如护理不当常有继发感染可泛发全身。此期病儿夜不能眠、烦躁不安,合并感染者可有低热。

2.亚急性期急性湿疹的渗出、红肿、结痂逐渐减轻,皮肤以小丘疹为主,时有白色鳞屑或残留少许丘疱疹及糜烂面。此时痒感稍见轻,可持续时间很长。可由急性期演变或治疗不当而来。

3.慢性期反复发作,多见于1岁以上的婴幼儿。皮疹为色素沉着,皮肤变粗稍厚,极少数可发生苔癣样化。分布在四肢,尤其四窝处较多。若发生在掌跖或关节部位则发生皲裂而疼痛。如果治疗不当,或在一定诱因下,随时可以急性复发,自觉剧烈搔痒。

又可按皮肤损害分为三型:

1.脂溢型多见于1~3月的小婴儿,其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被覆*色油腻性鳞屑,头顶部可有较厚的*浆液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较严重的痤疮。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渗出型多见于3~6月肥胖的婴儿。先出现于头面部。除口鼻周围不易发生外,两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小丘疹,间有小水疱及红斑,基底浮肿,片状糜烂渗出,*浆液性结痂较厚。因抓痒常见出血,有*棕色软痂皮。剥去痂皮后露出鲜红色湿烂面,呈颗粒状,表面易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可向躯干,四肢及全身蔓延,并可以继发感染。

3.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小儿,或在急性亚急性期以后。皮肤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常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伸侧面。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以上三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三期皮损也可发生于任何一种湿疹,三期可以互相转化和重迭。


  由于病因复杂难以确定而反复发作。剧烈地抓痒可继发局部及淋巴结感染,极个别病例可发生全身感染、败血症、*血症,出现高热、腹泻、周围血中性白细胞增高,有时出现中*颗粒。

    病理
  婴儿湿疹的病因较复杂,其发病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有时很难明确具体的病因。患儿往往由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牛羊肉、鸡蛋等致敏因素,使体内发生Ⅰ型变态反应。婴儿湿疹的高度发病率主要是由于患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网丰富,以及内皮含水及氯化物较多,因而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此外,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奶经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诱因。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过高营养,以及肠内异常发酵等也可引起本病。有些婴儿,尤其在新生儿时期,由于母体雌激素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以致新生儿皮脂增多,易致脂溢性湿疹。


  有些婴儿有遗传过敏素质(异位性素质),家族中也有异位性皮炎、鱼鳞病、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病史,患儿对食物过敏,血中IgE数值增高,嗜酸细胞增高。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损害逐渐限局于四肢屈侧处(肘窝、腘窝),往往剧烈抓痒、反复不愈,直至儿童期甚至延续到成人期。某些外在因素如日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丝织品或人造纤维,外用药物以及皮肤细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湿疹或加重其病情。


  急性期同接触性皮炎。慢性期时表皮角化亢进及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宽下延,真皮乳头层增厚,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少许嗜酸性细胞浸润。

    临床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皮疹的多形性表现,显著搔痒和反复发作,不难诊断。


  耳后、腹股沟、肛周、颈颏部的急性期湿疹应与擦烂鉴别。后者多发生在肥胖婴儿,夏季或流涎、腹泻小儿,不注意局部皮肤清洁者。有时需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此病有接触史皮肤损害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怀疑有接触因素时可用斑贴试验鉴别。但在新生儿期,斑贴试验往往不易表现出。  

    
  在尿布区域或肛周、腋下等处发生湿疹时,须与尿布皮炎及念珠菌感染相鉴别。前者位于尿布区域会阴、股内侧,境界清楚的弥漫性红斑或少许丘疱疹。勤洗换尿布,保持尿布区域清洁干躁即可治愈。念珠菌感染则为淡红色斑片及扁平小丘疹,边缘隆起,境界清楚,外围散在小斑片,边缘可有少量鳞屑。很容易查到真菌,同时往往常合并鹅口疮、口角炎等。

    治疗
  婴儿湿疹除详细询问病史,查找诱发因素,予以纠正外,应采用全身、局部中医及西医综合治疗。

全身疗法


  1.饮食管理首先,避免喂哺过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消化。如疑牛奶过敏,可较久煮沸,使其蛋白变性,可以减少致敏物。必要时可用羊奶或豆浆(参阅营养篇专节)代替牛奶。如疑蛋白过敏,单给蛋*,或由少量蛋白开始,逐渐加量。喂奶的母亲可暂停吃鸡蛋。


  2.抗组织胺类药物扑尔敏、非那更、苯海拉明、异丙螓等单一或轮流内服有较好的止痒和抗过敏效果,并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非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药,如息斯敏(片剂或口服液)、特非那丁。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类药优于后者。


  3.***激素无论口服还是xxx,都能很快控制症状,有明显的抗炎、止痒作用,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后有依赖性和各种不良反应,故应酌情慎用。泛发急性湿疹其它疗法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强的松,病情好转逐渐减量。


  4.抗生素仅用于继发局部或淋巴结等感染、白细胞增高和体温增高的病儿。一般采用青霉素肌注或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口服。

局部治疗


  原则上是按照病期分别治疗。


  1.急性期采用1%~4%硼酸溶液或1~4%硼酸溶液加0.1%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或外洗局部15分钟左右之后,外涂雷佛诺尔氧化锌软膏或1%氯霉素氧化锌油。如无明显感染亦可外用40%氧化锌油或15%氧化锌软膏。应用湿敷2~3天即可。


  2.亚急性期用1%~4%硼酸溶液外洗,然后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炉甘石呋喃西林洗剂,止痒、消炎。外涂维生素B6软膏及SCL膏(磺松糊剂,参见附录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表),或中药祛湿油。


  3.慢性期外用1/2或1/3肤轻松或丙酸倍氯美松软膏加糠馏油软膏或普连膏,或尿素软膏,然后用薄塑料膜覆盖,绷带包扎,每隔1~2日封包1次,待皮肤恢复原状。至多每周洗浴1~2次,必要时外涂肤轻松软膏,皮炎平。对慢性局限性肥厚性小片损害可采用醋酸强的松龙,或去炎松混悬液做皮损处的皮内分点注射,每周1次,共2~3次。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发生皮肤萎缩。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失调,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致。临床上分干性(丘疹性)、湿性(糜烂性)两型。常反复发作,并多伴有胃肠道消化障碍症状。临床治疗多用内外兼治法,内服药以清热、解*、凉血、渗湿为主,外用药根据干性、湿性之不同,予以不同处理。临床证治如下:


  1.干性(丘疹性)病例疹如粟粒大,痒痛相兼,起白屑如疥癣,疹隐红而干燥,此多偏热。


  内服药:治以清热解*为主。处方举例:连翘9g、*柏6g、马齿苋9g、青黛3g、地肤子9g、蝉衣3g、泽泻9g。


  外用药:①一支蒿9g、元明粉3g、败酱草15g,煎浓液外洗,或②鲜马齿苋(适量)洗净捣成泥外敷,每天换药1次。


  2.湿性(糜烂性)病例湿疹部浸润渗出液较多,或有脓性分泌物,重者可融合成片或延及全身,有腥味,局部发红且痒甚,此多偏湿。


  内服药:治以凉血渗湿为主。处方举例:生地9g、青黛3g、败酱草15g、紫草3g、马齿苋9g、荷叶6g、地肤子9g、土茯苓9g。


  外用药:①青黛粉3g、*柏粉9g、混合外撒,或香油调匀外涂,每日1~2次;或②轻粉3g、松花粉9g、*柏粉9g、青黛粉3g,香油调匀外涂,每日1~2次;或③苍术粉、*柏粉等量,植物油调外敷,每日1~2次。


  注意事项:①湿性时只敷药,忌用热水洗,待其结痂后痂落自愈;②干性、湿性均忌食辛辣、鱼腥、刺激性食物。

湿疹的食疗


  ◆绿豆30克,海带20克,鱼腥草15克,白糖适量。将海带、鱼腥草洗净,同绿豆煮熟,喝汤,吃海带与绿豆。每天一剂,连服6~7剂。


  ◆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玉米须15克,三味一同煮熟,喝汤,食薏米、红小豆。每天一剂,连服7~8剂(湿热俱盛型)。


  ◆冬瓜皮30克,薏米30克,车前草15克,三味同煎后,喝汤,吃薏米。每天一剂,连服7~10剂(脾虚湿盛型)。


  ◆桑椹30克,百合30克,大枣10枚,青果9克,共同煎服。每天一剂,连服10~15剂(血虚风燥型)。

    预防
  现在患湿疹的孩子越来越多,5岁以前大约超过1/4的小儿曾经有过敏性疾病,而在婴儿期就主要表现为湿疹。如果父母小时候患过湿疹,那么孩子有60%的几率也会同样患湿疹。婴儿预防奶癣,应做到“避、替、忌、移”四字原则,家长切勿自行购药给孩子涂抹,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 “奶癣”在医学上被称为“婴儿湿疹”,这种变态反应的皮肤病多发生在出生后到两岁的孩子,多数婴儿是由于吃母乳或牛奶、鸡蛋白等食物过敏引起,也可能是由遗传因素所致。

    


  “奶癣”是当孩子吃了母乳或者牛奶后发生过敏,一是母亲吃了鱼、虾、蟹、鸡蛋等,通过母乳把过敏原传给婴儿,或者婴儿本身对牛奶过敏。一旦发生“奶癣”,小儿的脸、耳朵、脖子、腋窝等部位都会出现皮肤干燥、红斑、皮疹、小水疱等,严重的时候皮疹会波及全身。由于奇痒,宝宝总是会磨擦、抓挠,小水疱破裂之后渗水、结痂。湿疹经过治疗,症状会很快消除,但稍不注意就会复发,尤其在冬季皮疹的症状更加严重。为避免孩子因为长“奶癣”而影响生长发育,应做到“避、替、忌、移”四字预防措施。


  避———避免接触可疑的过敏原,对尘螨过敏,避免使用地毯;对动物羽毛、皮毛过敏的,家里尽量不要养宠物。


  替———虽然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但饮食不宜控制太严,以免影响营养及生长发育,如对牛奶过敏,可用豆类替代。


  忌——对某一种不明确的过敏原因,患儿可查血,逐一排查过敏原。如果明确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就最好忌口了,如婴儿对母乳过敏,则在喂奶期间,母亲忌吃鱼、虾、蟹等食物。而人工喂养的孩子,所接触到的过敏原更多,如果对牛奶过敏,应用母乳喂养。、杂志及其他容易积尘的物品移出室外。棉花、羽毛等填充玩具也应少接触。


  移——尽量将家里的旧报纸、杂志及其他容易积尘的物品移出室外。棉花、羽毛等填充玩具也应少接触。


  最后要提醒的是,为减轻刺激,局部皮疹可用硼酸水清洗,等疹子渗水时用纱布吸干,然后外涂专用宝贝湿疹膏,但不可大面积或长期使用。已经有过湿疹的婴儿,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局部,并选用柔和的婴幼儿护肤、清洁产品,这样即可减轻宝宝痒感,剪短宝宝的指甲或睡觉时戴上小手套,以免因瘙痒而抓破皮肤。当湿疹渗水结痂时,避免用肥皂洗、热水烫,过热会刺激湿疹增加痒感,也要防止出汗,不宜给孩子穿过多衣物。很多妈妈担心给孩子用激素类药物,会引起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者减弱皮肤的抵抗力。湿疹严重的时候必须用激素类药物,重要的是要掌握好用量和用药时间,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保健
  1.应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宝宝对鸡蛋过敏,可暂时不添加。

    


  2.如果宝宝吃母乳,妈妈应注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鱼、虾、羊肉等食物,最好别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3.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湿疹十分痛痒,宝宝常会用手抓,抓挠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


  4.不能用碱性强的肥皂、热水洗患处皮肤。因为肥皂和热水会将宝宝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肤更加干燥,还会刺激肌肤。


  5.注意洗澡水质不佳带来的皮肤湿疹。城市水质因为经过较长的运输管道和楼顶水箱,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自来水中含有寄生虫、铁锈和漂白粉等,对于宝宝极为幼嫩的肌肤容易造成刺激,从而引发过敏和湿疹。如果家里自来水有比较浓重的漂白粉味,或水质偏*,可以在沐浴软管的末端安装“宝宝爱水”婴幼儿沐浴净化器对水质进行过滤,让宝宝用上干净的沐浴用水,从而大幅降低患湿疹的几率。


  6.给宝宝穿上棉质的宽大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湿疹。妈妈和宝宝都不要穿丝、毛织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过敏。


  7.妈妈不能擅自给宝宝用任何激素类药膏,因为这类药物外用过多会被皮肤吸收,给宝宝身体带来副作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抗组织胺药、消炎、止痒、脱过敏药物。


  8.如果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参考医生的意见选用脱敏配方奶,已有研究证明选用脱敏配方的配方奶,有助于调整婴儿的免疫系统,降低婴儿湿疹,以及避免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多数含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可以引起婴幼儿皮肤过敏而发生湿疹,如牛奶、鸡蛋、鱼、肉、虾米、螃蟹等。另外,灰尘、羽毛、蚕丝以及动物的皮屑、植物的花粉等,也能使某些婴幼儿发生湿疹。宝宝穿得太厚、吃得过饱、室内温度太高等也都可使湿疹加重。


  宝宝得了湿疹后,除了用药物治疗、忌用毛织物和化纤织物之外,喂奶的妈妈也应注意自己的饮食。少吃牛奶、鲫鱼汤、鲜虾、螃蟹等诱发性食物,多吃豆制品,如豆浆等清热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葱、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质进入乳汁,加剧宝宝的湿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