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读书会第8期失传的营养学第8 [复制链接]

1#

第八章肝——健康的大总管

第二节脂肪代谢

(二)治愈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

3、高血压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另一大杀手就是高血压,高血压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前者是单纯血压升高,跟其他疾病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后者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如肾炎等。

我们只讨论原发性高血压。尽管医学书籍上说它可能跟遗传、高盐饮食、精神压力等有关,但不管怎样,高血压都是因为血管调节通路上出了问题才发生的。尤其是血管的弹性差了,它该收缩时不收缩,该舒张时不舒张,在医学上称之为血管的顺应性下降了。顺应性的意思就是血管随着血流量的大小而自己调整管径,该收缩就收缩,该舒张就舒张,来维持血压的正常。打个比方,一扇门,一个人一个人地通过,门框没什么压力,要是十个人一起通过,门框就会受到很大压力,甚至会被挤破。但如果门框是有弹性的,十个人来了,门框相应地扩张,压力也就缓解了。人体血管就有这种应变能力,但8如果这种应变能力减弱了,血压就会升高。所以高血压的根本原因是血管弹性差了,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年龄也支持这一推论。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而青少年很少发病。这是因为青少年时期,血管的顺应性很好,而中老年人的血管老化,弹性下降,顺应性变差。所以治疗高血压正确的方向应该是改善血管的弹性,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不是今天医学的治疗方法。

而医院是怎样治疗高血压的呢?医生们使用的是降压药。很多降压药的原理是舒张血管,如图21所示。很明显,管径细的一方是平时血管壁状态。这就像我们平时走路,双手下垂,走起来很轻松,但要是让你举着双手走路,一会儿你就累了,很想把双手放下来。同样的道理,血管在降压药的作用下被动扩张,时间一长,血管就累了,就想回到原来状态,如果它真的回到原来状态的话,血压就会再次升高。所以为了让不听话的血管继续保持扩张状态,就只能增加降压药的用量:一开始每天吃半片降压药就行了;时间一长,就要加量到一片;再不行到两片;还不行,就换药力更大的;再不行,就好几种药联合起来使用。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血管始终保持扩张状态。血管变得很疲劳、很累,长此下去就会导致血管壁一些成分的状态改变甚至消失。

图21口服降压药后的血管改变

人因长期劳累致死,被称为过劳死,如果是人体的成分长期劳累致死,医学上称为营养不良性萎缩。血管在降压药的作用下,长期被动扩张,导致血管壁内的某些成分,尤其是血管壁内的平滑肌,发生萎缩,致使血管壁变性,使血管壁韧性越来越差,越来越脆,血管很容易破裂出血所以吃降压药并不能解决高血压的问题,即使每天坚持服用降压药,把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但由于血管壁的状况越来越差,最后这些人出事可能还是源于高血压。医院的神经外科去看看,有很多人都是吃着降压药还发生脑出血,原因就在于此。

营养医学可以轻松解决高血压的问题。高血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血管壁的弹性差了,那就需要重新恢复血管壁的弹性。血管壁的弹性差一定是血管壁在结构上受到损伤或在组成成分上出现一些问题,那就给血管提供改建他们所需的营养就可以了。比如血管改建需要氨基酸和蛋白质,那就要给身体提供蛋白质,营养给对给足后,血管壁就会依赖其自身的修复能力将自己修好,结构好了,顺应性恢复了,高血压也就自然而然地治愈了。

用营养素治疗高血压,逆转所需的时间视患者病症的不同而有很大出入,有的人两周就可以,有的人要半年,有的人要一年多,还有的人需要几年时间,这取决于血管壁的损伤程度,损伤轻,所需的修复时间就短,损伤重,所需的修复时间就长。全身血管系统非常庞大,严重受损时,需要大量的营养素来修复,耗时长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用营养素治疗高血压,即使在短期内血压没有明显下降,也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为随着营养素的不断使用,你的血管壁的弹性就会大大增强,就不容易发生脑出血,可以阻止并进一步缓解高血压眼底病变、肾病等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发性”这个词有特殊含义,在医学上,凡是前边标着原发性,后边跟着病的名字,意思是这个病是怎么得的不清楚。病因不清楚,因为病因不清,所以在医学上,要想逆转就渺茫了。从医三十年来,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医学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就是病因,因为病有来的路就应该有回去的路,让病原路返回是最完美的方案。你要不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得的,怎么可能治愈它?

基于我多年来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观察和认识,我发现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很多,除了血管弹性下降外,还有诸如情绪因素(如生气、郁闷、暴怒、烦躁和工作压力大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颈椎病及其他一些疾病或因素,如长期失眠、遗传等。总之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很多,首先需要专业分析具体某个人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可以是单一的原因也可以是多病因的复合作用造成高血压),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制订适合他的综合治疗方案。而一般来说,针对高血压患者都要采取综合治疗,一方面通过营养调理做老化血管的维护和更新,另一方面通过松解矫正等技术,解除其他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则原发性高血压可以被完美救治。

第三节肝的糖代谢

肝是人体糖代谢的中心,在肠道内,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被吸收。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和肌肉两个地方合成糖原。糖原是葡萄糖在体内的贮存形式,可以理解成把葡萄糖打包、压缩,就成了糖原。人体内糖原有两种,肌肉内的称为肌糖原,肝内的称为肝糖原。肌糖原是为了给肌肉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而肝糖原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维持血糖稳定。

血糖为什么要稳定,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因为血糖存在的意义主要是给人体供能,尤其是给大脑、红细胞和骨髓供能。血糖一低,你的大脑就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供应,就会出现头晕甚至是昏迷。血糖过高,一方面糖会从尿排出,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全身的细胞都处在高渗的环境下,细胞内的很多反应都无法顺利进行,而造成很多病症的发生。所以要将血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而维持血糖稳定的这一任务主要由谁来承担呢?肝脏。因此肝是糖代谢的中心。

(一)治愈低血糖

当血糖偏低时,肝会立即分解肝糖原进入血液,以维持血糖正常。但肝内的糖原有限,才70克左右,而仅大脑每天需要消耗的葡萄糖就达克左右、更何况红细胞、心、骨髓等也要消耗相当数量的葡萄糖。所以,肝糖原在一般情况下也只能供给人体十多个小时的葡萄糖,如果在运动量较大的情况下,半个小时左右就被消耗了。但我们经常看到过这种情况,马拉松运动员一跑就是两个多小时,也没有因为肝糖原不够导致血糖降低而晕倒。节食的人一天也不吃一点食物,没有什么糖类进入身体,他也不会低血糖,这是为什么?这是缘于身体的一种产糖机制——“糖异生”。顾名思义,“糖异生”即糖的产生不是正道来的。所谓“正道”,应该是由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而糖异生是人体利用体内的氨基酸、乳酸、甘油等为原料合成葡萄糖。糖异生的主要场所在肝脏(如图22)。

图22肝脏通过糖异生对血管调节的过程

事实上,连肝糖原的生成也主要通过糖异生这种手段,所以一个人出现低血糖,主要原因就是他肝脏糖异生的能力下降了。

医生是怎样治疗低血糖的呢?一般通过给病人注射葡萄糖来缓解低血糖的状况。这种做法永远无法改善肝的糖异生能力。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低血糖的问题。在医院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人,因为低血糖昏过去了,医院从静脉推一支葡萄糖就好了,再医院推一支葡萄糖,这种情况反复发生。

事实上,低血糖的发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患者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就会造成很多意外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有的人站立时突然因低血糖昏迷,摔得头破血流。有的人不光摔得头破血流,因为身边无人,得不到及时抢救,造成窒息死亡。试想一下,如果司机在开车时出现这种状况有多危险。所以低血糖一定要治愈,而且也可以简单治愈。因为我们弄明白了,低血糖的发生一定是患者肝的糖异生能力下降了。比如说,很多人都没吃早饭,但只有你出现低血糖,而不是所有人都出现低血糖,只能说明你自身有问题,而这个问题就在肝脏。所以,可以做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大家都光喝水不吃饭,先出现低血糖的人就是肝最不好的人,依此排位,最后一个出现低血糖的人就是肝最好的人。这样说可能在理论逻辑上并不算太严谨,但可以大致说明,第一个先出问题的人,他的肝的糖异生能力是最差的。

那么如何逆转低血糖呢?正确答案就是护肝,使肝的糖异生能力恢复正常。如前所述,糖异生的原料是氨基酸、乳酸和甘油等,这些物质在身体内随时可以得到,所以原料不可能缺乏。造成糖异生异常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促进这些原料生成葡萄糖所需的酶和辅酶不足,这些酶和辅酶的本质就是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所以向身体提供正确的营养素,让身体合成足够糖异生所需的酶和辅酶,低血糖也就可以轻松治愈了。

(二)治愈糖尿病

血糖出现的另一个常见问题就是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糖尿病是人类三大死因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与癌症。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有九千多万。为了引起人们对糖尿病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还设立了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我一直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