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吃糖,就会得糖尿病吗隐形糖,糖尿病患者 [复制链接]

1#

心脑血管疾病与我们日常餐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特别是盐的摄入量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正相关,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或健康管理师的建议也是减少盐的摄入量。

不少朋友就问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糖尿病来说,糖的摄入量应该如何注意呢?

关于这个问题,健康姐姐现在就可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在谈到饮食时,觉得可以看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如何说: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糖摄入指南,更新了对糖摄入量限制的建议,强烈推荐将儿童和成年人的糖摄入量都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以预防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首次提出对添加糖摄入量进行限制,每日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双糖或糖醇等,过量摄入添加糖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爱吃糖,就会得糖尿病吗?

小编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和大家说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糖尿病就是糖在作祟,那吃糖的人一定会得糖尿病。

其实不一定,吃糖本身与得糖尿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需要从糖尿病的病因来说。

血糖是怎么来的?是因为吃糖吗?其实,当人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会被消化吸收入血液中,这是血糖最主要的来源。在短期饥饿后,肝中储存的糖原也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在较长时间饥饿后,氨基酸、甘油等非糖物质,则会在肝内合成葡萄糖。

这些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主要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ATP,为细胞代谢供给能量。肝和肌肉等组织也会将葡萄糖合成糖原进行储存。多余的糖分,则会合成脂肪,这也是很多人越吃越胖的原因。

但是,如果你的胰腺出现了问题,胰岛素分泌失常,那你就郁闷了!多余的葡萄糖无法储存为糖原,大量的血糖漂浮在血液中。当你的血糖浓度高于肾阈时,哼哼,你可能就会尿出带有甜味的“糖水”了,这个时候糖尿病就找上门了。

胖,才会得糖尿病?

“小朋友,不要吃糖,吃多了会长胖,长胖就会得糖尿病……”胖,才会得糖尿病?错!有一句话叫“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你就可能得糖尿病!

事实上,糖尿病患者有的极其消瘦,有的则极为肥胖;在我国,更有很多被认为是“标准身材”的人,却患有糖尿病。

想知道你是不是有糖尿病,没法儿从体型上判断。糖尿病既然带个“糖”字,当然是靠测血糖来判别。在医学上,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或随机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的,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除妊娠糖尿病等特殊情况外,糖尿病一般被分为1型和2型两种。前者胰岛素绝对缺乏,后者则只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作用欠敏感。

隐形糖,糖尿病患者需提防

除了大家都能看到的糖之外,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其实也有很多隐形的糖潜伏在我们的食物中,这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

餐桌:红烧肉、鱼香肉丝都是高糖。

营养师介绍,很多人做菜喜欢用糖调味,尤其是餐馆里的厨师更是喜欢大量用糖提味,一份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加糖25~30克,红烧肉要加40~50克,最高的是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

此外,一些市民喜爱吃的加工肉制品,如肉干、肉脯里也含有不少糖。

超市:核桃粉、芝麻糊升高血糖速度比糖还快。

如果你曾尝试自己用芝麻、核桃磨成粉来吃,你会发现,即使磨成粉,加入沸水后也不能搅拌成糊,那为什么买来的就能搅成糊状呢?

那是因为厂家一般都会加入淀粉、糊精等添加剂让其成糊。这两种食物中的淀粉进入体内,升高血糖的速度比糖还要快。与此类似的还有土豆、芋头等高淀粉蔬菜。这些食物中的淀粉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

水果:猕猴桃、柚子居然比西瓜含糖高。

营养师表示,别看西瓜吃起来甜,其实含糖量仅为4.2%;而猕猴桃吃起来较酸,含糖量却是10%。含糖量在9%~13%之间的水果还有苹果、杏、无花果、橙子、荔枝等。

而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水果,含糖量超过了14%。不过,这些是天然的果糖,只要不一次性吃太多,而且品种经常换,就没什么问题。

零食:话梅、酸奶、面包里也有隐形糖。

如果你自己在家做面包或酸奶就会发现,一般的白面包克中需加入10~20克左右白糖,这还不算其本身的淀粉含量。

酸奶的制作配方是克牛奶配10克左右白糖。而像话梅等零食为了防止变质会加入大量的糖抑制细菌生长。另外,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