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 [复制链接]

1#

如何做到有效预防糖尿病首先要了解下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一般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遗传因素,糖尿病是有遗传性的。1型糖尿病遗传基因使胰岛发生自身免疫性破坏;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遗传基因使容易发生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第二是环境因素,对防治糖尿病来说也是更值得注意的因素,比如热量摄取太多、运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等。这两个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就容易患上糖尿病。

尤其以下这类人群易患糖尿病,所以这些人平常一定多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②体重超重或肥胖者;③45岁以上者;④静坐生活方式者;⑤糖尿病前期者或糖化血红蛋白〉5.7%;⑥患代谢综合症者,即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者;⑦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⑧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者;⑨有巨大儿(出生体重3.5kg以上)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⑩有一过性糖皮质激素诱发糖尿病病史者;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高危种族(非洲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印地安人、太平洋岛居)人群。

尤其需要注意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90%是肥胖和超重人群,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成正比.尤其是那些大腹便便人士和内脏肥胖者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腿部上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一般认为:腹部脂肪的增多会使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受阻,血糖利用下降,胰岛B细胞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为适应身体需要,胰岛B细胞长期超负荷工作,最终导致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另外,肥胖者多伴发高血脂、高血压,而这些又是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肥胖的人多数不爱运动,使糖代谢减慢,血糖更得增高。然而,肥胖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控制饮食,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使肌体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肥胖人群一定要积极的减重,有研究报道肥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以后,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可以减轻,甚至糖耐量也可以恢复正常。

中医有一句名言叫做未病先防,现在提倡治未病,防止疾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如果能够把它扼杀在萌芽,就可以大概率降低发病率。日常生活的调养、作息时间的准时、有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早睡、早起、不熬夜、不随便吃宵夜、不过度吃油炸食品、尽量少吃口味重刺激性的食物,这是防治糖尿病的非常重要的关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