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糖在一天中是不断变化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血糖水平判断标准的制定需要找出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同时还要考虑血糖高低对身体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我国规定了两个时点的血糖值来制定血糖评判的标准:
空腹血糖是指进餐后8-12小时检测的血糖。此时的血糖完全不受食物的影响,且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且能反映出身体在静息状态下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时的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算起2小时时检测的血糖,人体进餐后食物开始消化吸收,至2小时时胃中的食物基本会排空,正常情况下人人都是如此,能够反映出餐后血糖所处的水平。
除此之外的时间检测的血糖,每个人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同,而不便制定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以目前我国制定的血糖标准只以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为准,并进行分层管理: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但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糖耐量异常: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7.8mmol/L而小于11.1mmol/L;但空腹血糖正常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7.8mmol/L而小于11.1mmol/L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
根据上述血糖分层管理的标准,在对自己的血糖高低进行判定时,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正常血糖所要求的是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两个时点的血糖都处于正常范围,只要有一个不达标即不属于正常血糖属于上述2-4项的情况时,虽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但都属于血糖异常,称为糖尿病前期,需要及时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否则很快将进展成为糖尿病患者。此外需要提醒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异常的发生往往早于空腹血糖异常的时间,因此要判断血糖是否正常不能只检测空腹血糖,否则容易错过早期发现血糖异常的机会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只要有一个达到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而非需要两个时点的血糖同时超标
此外还应当注意的是:
上述标准的制定是以静脉血测定的血糖为准,家用血糖仪测得的血糖只能作为参考,更适合日常血糖监测,所以如果在家检测的血糖有异常时,医院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标准的糖耐量试验是以空腹口服75克葡萄糖或是2两面粉制作的馒头进行检测,而非随意吃点食物后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
总之,糖尿病属于终生病,一旦确认即需要终生治疗,在对糖尿病的诊断中应注重检测的准确性,不错过早期发现血糖异常的机会,但也要避免因血糖检测误差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