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例2型糖尿病好转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时隔20年,在这个夏天,老爸的舌头终于再次尝到了西瓜的甜——我很想把这句话写得更矫情一点,因为那样才能表达老爸连续5周血糖正常带给我们一家人的欣快。自从20年前老爸查出严重糖尿病后,一向自律的他就再也没有吃过甜的东西,准确的说,舔都没有舔过。

继续这个故事,得先申明一下:这不是一个医学案例报告,也不是一个临床心理学案例报告,我只是陈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同时发生了两件事情,其一是父亲的糖尿病症状好转了,其二是父亲的心理状况变好了。虽然我一直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个心身疾病,但是,本文并不证明任何因果性或必然性。

好吧,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说自己父亲有心身疾病,感觉是有一点怪怪的。这十几年我都干嘛去了,确实是个尴尬的问题。不过这是另一个故事。

言归正传。两年前,在父亲按一本正规出版的糖尿病治疗书生活了18年后,他的左眼视力出现明显下降。对本来就非常自律的父亲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打击。这意味着病症没有好转。他放弃了。他说糖尿病是不可能被治愈的,管住嘴放开腿,能活一天是一天吧。

他决定停止服用降糖药。要知道一辈子自律的人,换一种说法就是脾气拗。在外飘了十几年的我只有表示支持。

回家的时候,我笑呵呵的大声说,好!我还说,糖尿病本来就不是病,身体进化几百万年,是很聪明的,血糖升高,是因为身体某个部分需要糖提供能量,而且是持续需要。但是某个器官持续需要能量,整个血液里糖多了,其它器官可能就受不了,这就是问题。我说,那个持续需要能量的器官,就是大脑。所以,避开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也许就好了。

我爸嘴巴一翘,露出了一个椒盐味的微笑,说,*扯。他并不是完全否认我的瞎说。而是,他一直认为,作为一个四川人,自己内心是强大的,并且自己的幽默和乐观可以讥刺世间一切的假恶丑,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扰动他一心湖的止水。

接下来,他依然维持着管住嘴放开腿的规律生活。但是,母亲会在电话里告诉我,他每天喝早茶看新闻的时候,常会对世间的不公破口大骂,根本不是以前的幽默诙谐了。母亲对此很难理解,因为那些事情离她们的生活好远。我劝母亲说,让他发泄吧,骂出来了心情可能会好点。

虽然,那样劝说着母亲,但我心里却是另外一出心思——父亲那代人,有我们这代人完全不能理解的经历,更不用说感同身受了。

父亲是6岁时从陕西被过继给四川的姑姑的。事情发生的很突然。到四川探亲,一觉醒来,自己的爸爸和大哥不见了。这个过程是大伯告诉我的,而我爸说完全没有记忆。他也记不得如何改口叫姑姑为妈,叫姑父为爸。对于18岁以前的所有事情,他都说不记得了。

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表达过对自己父亲一丝的不满,从来没有过。说不记得了,可能是唯一的直接表达方式。而四年前,父亲的亲生父亲去世,送葬路上,他抱着遗像,一言不发,默默流泪,别人叫怎么走就走,怎么做就做,每次被叫都像从梦中回神过来一样,神情像极了一个6岁的孩子。

很多年来,父亲都有喝早茶看新闻的习惯,其实这是他父亲的习惯。他会说,你爷爷活到85,每天都是这样的。他似乎想告诉我这是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但是沾染了精神分析陋习的我,心里会认为,他在以这种方式与爷爷共处。

爷爷去世后,老爸开始对新闻里的内容有了情绪表达。而且越演越烈。有时家庭聚会,吃饭闲聊时谈到某个新闻,老爸表现出来的怒不可遏,会让所有人都怔住几秒。我对此有些忧心。

终于在去年底,我和父母开始一起住了。一直对我在外漂表示支持的他们,相聚的头几天,溢于言表的开心,是人都是看得出来的。

父亲很快规划好了每天的生活,并且开始按部就班的进行,仿佛一切照常。但是,不同的是,半年里,我搞了好几次旅游,打乱他的计划,并且,一路都搞得很开心惬意。我会根据天气变化,不经他同意,就给他购买衣物。

另外,更重要的两点是:我会时常跟他聊新闻时事,无论他什么情绪反应,我都和他聊,还模仿他曾经的幽默诙谐做总结发言,并且说,自己没有遗传到他的幽默。所以,聊新闻时事是一件事情,找一切机会夸他是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不知道从那天起,他不喝茶了,开始只喝白水,问他为什么,他支支吾吾,说喝白开水最好。也不知道从那天起,他开始更喜欢看历史文化类节目,聊新闻时事也没有激烈的情绪反应了。

再后来,就是文章开头说的,他的血糖正常了。

我说不清楚他血糖正常了是什么原因,我很愿意瞎说,是我给夸好的。但是,这半年多的相处给我几点启示,也许值得分享的。

01

曾看到过一个研究,说增加多巴胺(一种参与动机和乐趣的神经递质)的活性,能够提高人体处理糖的能力。我作为心理学的拥趸,肯定是相信这一点的。

并且,一个重要的逻辑推理是这样的,大脑是一个高耗氧耗能的器官,如果它持续性的发出供给需求,其它不太活跃的器官就可能处于供氧不足或供糖过剩的境地,继而就出现各种疑难杂症。

02

修复童年创伤,不一定非要谈童年。

心理咨询只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虽然心理咨询师不能给自己人做心理咨询,但是,耍点小手段是可以的。

跟我爸谈往事是谈不了的,但是,当我意识到父亲保留爷爷的习惯的心理意义时,就可以在这个习惯上下手了。当那些愤怒被表达,被接纳,他内在和他父亲的关系就有机会被和解。进一步,我和父亲的关系变得更亲密,就为他内在和自己父亲的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问题不便太深入,大伙能理解多少是多少吧。不过提醒一点,如果有咨询师跟你说,你的问题是你跟父亲的关系问题,建议你跟父亲在现实层面和解,比如,去找已经另外成家的父亲聊天呀,为已去世的父亲办场法事呀,这些咨询都可以不做了。

03

做老年人观察,相比婴儿观察,更体现心理学的进步。

我不否认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对心理学的贡献。但是,我依然认为,太过强调母婴关系的风气是一种开倒车的现象。埃里克森辛辛苦苦把心理学研究范围从弗洛伊德的成年早期扩展到了老年。这很不容易。结果这些年,只能呵呵了。真搞不懂强调母婴关系和被认为是封建残余的“子不教父之过”有什么区别。

另外,婴儿观察这件事情,我也认为有其不靠谱性,不宜跟风。从科学角度说,婴儿观察很难排除观察者效应和被试者效应。简单说,就是,观察者只能看到自己希望看你到的结果。如果考虑婴儿心智的超强可塑性,或者说心智在一个做加法的过程,观察者这个对婴儿来说,完全莫名其妙的客体,长期的存在,是否对婴儿发展的影响是中性的,这点我还没有看到研究确证。

相反,老年人观察也许应该被提倡。因为一方面,老年人心智是成熟的,甚至说固化的,然后,他开始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一些问题容易被放大,也就更容易观察。另一方面,跟老年人交流,他所记得的、常说的内容,以及他所不愿回忆的重要内容,也许在心理学意义上更为重要。

总之,科学发展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并不是永远向前的,人性也是一样,心理学更是如此。盯着婴幼儿不放,仿佛是盯着未来不放,结果可能是没有未来。

最后,给大家出一道应用题:据说中国有一亿糖尿病,80%以上是2型,而2型糖尿病主要是中老年。求中国现在有多少缺乏关心的中老年人?

作者何异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