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银行"转型利好实体经济
被誉为“坏账银行”的资产管理公司屡迎“新*”。
据新华报道,多位资管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4日证实,财*部近期已正式下发文件,放开了华融、长城和东方3家国有资管公司的业务许可,允许其收购、处置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聂丽君认为,中央提出了加快资产证券化,此次松绑正是资产管理公司向投行模式转变的最好方式。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尹振涛(博客,微博)在接受《中国产经》采访时也表示,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要尝试用更市场化的手段去解决不良资产,而3家国有机构获准进入非金融市场后,可为市场化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国有实体经济迎利好
对市场而言,当双方需求达到无比契合时,*策稍微助力,市场便皆大欢喜,“坏账银行”与非金融不良资产的关系便是如此。
近两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放缓,企业经营开始出现诸多困难,非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资产,已引起*府管理层的关注。另一方面,受*策约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即“坏账银行”面临着业务范围较窄的困境,亟须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其进一步地发展。
对于此次“松绑”,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资管公司争取多年的非金融不良资产业务终于“落地”。
事实上,有关“坏账银行”松绑早已酝酿已久。“一方面,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需要逐步向市场靠拢和新的业务增长点来促进发展壮大,同时我们必须要看到,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良资产已经威胁到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资产也亟待有经验、有实力的公司助其剥离和处理。”财*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在中告诉《中国产经》。
聂丽君在接受《中国产经》采访时表示,“坏账银行”获准进入非金不良资产领域首先会对国有实体经济带来利好,因为上述三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对国有不良资产进行处理。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尹振涛也认为,首先获益的肯定是国有企业。尹振涛说,“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肯定先会跟国有企业合作,这对国有的实体经济债务清偿以及债务消化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将有助于国有企业进行下一步的改革。”
“坏账银行”加速转型
对于“坏账银行”进入非金不良资产领域后国企优先获益的说法,全国*协委员、着名经济学家、财*部财*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却认为,在市场化的浪潮中,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未必只盯着国有资产。
贾康告诉《中国产经》,面对市场,这些“坏账银行”会放得更开一些,只要资产有价值,肯定会触及民营企业。
其实,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作用是为帮助国有商业银行而设立并长期存在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与改革,四大国有资产公司开始逐步向市场靠拢。
就在今年7月,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正式申请在香港公开上市。多家媒体报道称,华融拟最高融资30亿美元,为该司处理银行和其他公司不良资产提供资金保障。
但事实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中,华融已是第二家公开上市的公司。早在2013年12月,信达同样在港IPO,并募资28亿美元。
尹振涛认为,随着不良资产业务的发展和变化,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同时,对其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准许资产管理公司进入非金融机构,就解决了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问题。
不过,在尹振涛看来,解决不良资产还需要从市场经济体制和体系上去构建,第一个方式当然是引进资产管理公司模式,但股票的产权交易市场等市场化的手段也在不断地消化不良资产。“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我们要尝试如何用更市场化的手段去解决不良资产,而3家国有机构获准进入这个市场,为市场化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聂丽君也认为,松绑“坏账银行”有望加速其向市场化转型的步伐,也是其向投行模式转变的最好方式。
“有国家对资产证券化*策的支持,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后可以打包并进行资产证券化,然后投向二级市场,这样实际上对实体经济来说会有比较多的帮助。通过证券化以后,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把规模做大,流动性增强后会有更多资金再回头去收购企业的不良资产,因此对解决实体经济聚拢资金是一种新的渠道。
不过贾康提示,在收购和处置不良资产方面,“坏账银行”积累的了不少经验,虽具有很好的开拓精神,但还是要防范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