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糖尿病,你应该知道的基本知识 [复制链接]

1#

糖尿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作为糖尿病患者,你必须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它有多大的危害,应该怎么防,怎么治,这样才能做一个自己知道而且自己能够了解、自己可以做事的糖尿病患者,而不是一种盲目的、被动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高血糖为其主要标志。

大家应该知道的是,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病,是一个非传染性的疾病,也是一个代谢性疾病。

糖是天然的甜味剂,几乎人人都喜爱吃。糖也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

我们日常吃的主食,如馒头、米饭,经胃肠道消化吸收以后,就转变为葡萄糖。只有转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后,才能作为能量,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利用。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不但有一定的糖储备(主要在肝脏中),而且血液中保留着一定浓度的葡萄糖,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血糖”。

顾名思义,糖尿病是检验尿时,发现尿中出现葡萄糖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患者多表现有消瘦、口渴等症状,因此中医称之为“消渴病”。

空腹及饭后血糖增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空腹血糖的正常值在4~6毫摩/升之间。如果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超过该数值,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超过了肾糖阈时,葡萄糖就会进入尿液中,于是尿中就出现了糖。这就是尿糖。

什么是肾糖阈呢?

那是指肾脏确保糖分不流入尿中的界限。一个正常的肾糖阈约为10毫摩/升,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餐后血糖高于10毫摩/升时,尿液中就会含有葡萄糖。

如果我们将肾糖阈比喻为一道防止血糖流失的堤坝,他只能调控一定浓度的血糖,而不能堵住血糖升高的源头。血糖高了,自然而然的就会进入尿中。

引起血糖升高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呢?

人体左上腹部紧贴腹后壁处,有一个淡红色的器官,这就是胰腺。

胰腺是一个消化腺,兼有内分泌功能,它的外分泌部分分泌胰液,胰液有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肠,每天约有~毫升。

胰液具有帮助消化脂肪、蛋白质和糖的功能。内分泌部分由大小不同的万~万的细胞团(即胰岛)所组成,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并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入血液,调节体内糖的代谢。

当人们进食后,糖类消化分解成为葡萄糖而被机体吸收,1小时后血糖会升高,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高,分泌的胰岛素就多一些,血糖低,分泌的胰岛素就少一些。

胰岛素是怎样调节血糖的呢?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协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或脂肪细胞内,然后这些细胞就可以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维持机体的活动与器官的功能等。

胰岛素还能促使多余的葡萄糖转变为肝糖原,储存在肝脏中,另外,胰岛素还能抑制脂肪或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调控血糖的正常水平。

吃饭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增高;空腹的时候,血糖浓度降低。但是血糖高低要维持一个稳定的水平。这就靠胰岛素控制或调节血糖浓度。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量的绝对不足,或者是相对不足,或是分泌胰岛素的胰腺出了问题,以及有了“胰岛素抵抗”,这些原因会造成糖代谢的障碍,同时也影响了蛋白质、脂肪、水代谢的障碍,而造成一个全身性的疾病。

从目前的医学水平看来,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没有哪一种特效药,能彻底让病人痊愈。但是,大家也不要紧张。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人们担心的是它的并发症。

如果患者能按照医生的指导,与医生紧密配合,糖尿病是完全可以得到治疗的,而且能把血糖控制到一个理想的范围。这样就使患者能够延缓或者是减少并发症的可能。所以,糖尿病虽然是一个终身疾病,但是它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我们是能够战胜糖尿病的。

大家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一是如何预防糖尿病,二是如果患了糖尿病,应该怎样正确进行治疗。

糖尿病这个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他有两个预防阶段:

第一,没有得糖尿病的病人,希望通过采取种种预防措施,别得糖尿病。

第二,对已经得了糖尿病的病人,同样需要进行预防。预防什么呢?预防不得并发症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大家只要与医生加强合作,这两个预防目的都能够达到。没有得糖尿病的人,只要日常采取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不得糖尿病;而已经得了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血糖,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