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与铁 [复制链接]

1#

新媒体管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攀升。近年来日渐增多的研究表明,过量的铁元素可能是促成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内存在着严格的铁代谢调控机制以确保体内铁平衡。机体内铁水平的增高,可以导致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

铁是人体中关键的营养元素之一,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它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许多酶中,参与机体一系列的代谢过程。研究显示,经胃肠道吸收入血的二价铁经铜蓝蛋白氧化后成为三价铁,再与转铁蛋白结合后转运到各个组织。而后结合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转铁蛋白受体,形成复合体被细胞内吞,在胞浆内形成内吞小体。在依赖ATP质子泵的作用下内吞小体解离,解离出的铁经二价金属转运体跨内膜小体而转入胞浆,最后被细胞利用。多余的铁则以铁蛋白或含铁血*素形式贮存起来,待机体需要铁元素时再动用。

当机体缺铁或铁利用不良时,可导致氧的运输、贮存、CO2的运输及释放、电子的传递、氧化还原等代谢过程紊乱,继而产生各种疾病。但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受到损伤或罹患疾病,铁的吸收和贮存量会增高,而过多的铁可促进和放大自由基对组织器官的损伤,最终导致多种脏器的病变。因为机体没有有效的排铁体系,机体铁储存量的调节主要依靠肠道吸收机制,但这种调节机制并不完善,因此容易导致机体铁负荷的异常。研究发现,即使没有明显的过量铁沉着,铁元素也能对葡萄糖代谢产生显著影响。机体铁储积量越多,发生葡萄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的机会越大。

铁过载又称铁负荷过多,是指由于铁的供给超过铁的需要,而引起体内总铁量过多。铁广泛沉积于人体某些器官和组织的实质细胞中,常伴有纤维组织显著增生,最终导致脏器功能损害。按发病原因的不同,铁过载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局限性三类。铁过载主要由血红蛋白沉着病和继发性铁过载引起。由于铁具有捐赠和接收电子的能力,因此成为调节细胞稳态的重要金属元素。它参与包括血红蛋白的合成、包装、氧气的运输、氧化还原反应和DNA合成等多种生理机制,也是线粒体呼吸链的辅因子。铁过载与糖尿病、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皮肤老化、骨质疏松症、肿瘤和肝脏损伤等密切相关。

铁在生物体内主要是用于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和能量生产,并对线粒体的功能有重要影响。氧化应激是指机体或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过度产生和(或)抗氧化防御功能减弱,引起两者之间平衡严重破坏,造成组织细胞损伤的一种状态。线粒体是细胞内ROS产生的主要来源,ROS对细胞具有*害作用,可以损伤细胞膜、蛋白质及核酸的结构,最终导致组织损伤及细胞凋亡。铁是Fenton反应的底物,过量的游离铁可通过Fenton反应加剧ROS的产生,后者与铁通过Fenton反应可转化成活性更强的、对细胞*害作用更大的羟自由基。铁过载影响ROS的产生,引起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应激损伤,导致细胞内氧化还原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氧化还原的敏感性、糖异生的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表达,最终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如慢性肝病、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

研究发现,蓄积在血浆、肝脏和胰腺的过量铁元素与胰岛素抵抗、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紊乱、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ROS既可损伤胰岛β细胞、影响胰岛素分泌,又与外周组织发生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动物摄入高剂量的铁或体内高铁储存均能诱导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与正常人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铁含量增高。调查发现,适度升高体内铁水平,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高铁膳食,尤其是较多摄入红色肉类(牛肉、羊肉等),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

ROS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中也起关键作用。相对其他组织而言,胰岛β细胞谷胱甘肽(GSH)水平及抗氧化能力较差,对ROS更敏感,因此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损伤。糖尿病病人存在微量铁元素的代谢紊乱,其发生、发展与体内微量铁元素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检测血清铁或有助于早期识别糖尿病,也能对疾病所处状态及进展进行无创的严密监测,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管理及预后,同时也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漫话糖尿病》

作者简介:刘师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点击购买链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