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常见病指南极简解读中国2型糖尿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自年以来发布的第四版指南,它首次增加了证据级别(分为A、B、C三个等级),开始与国际循证指南接轨。

它又富有中国特色,参加编写指南的专家除了内分泌、心血管、精神心理、营养、文献学等专家外,也邀请了中医专家,可谓中西医并重。

总之,这是一个集大成的指南,代表了中国糖尿病的最佳证据和最高水平。其《前言》中把指南对于现代医学的意义比喻为“灯塔”和“桥梁”,既指明医学发展方向,又把科学证据和临床实践有机连接起来,诚不为过誉。

这么好的东西,作为病人,也很想了解吧?

以下作极简介绍。

一、糖尿病流行病学概况

中国自年至年做了7次糖尿病调查,成人患病率从0.67%飙升至10.4%,总数在1亿以上,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其中,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肥胖人群患病率增加了2倍。可见,糖尿病与经济水平明显正相关。

糖尿病分1型、2型、特殊类型、妊娠糖尿病四种,2型约占95%。绝大多数糖尿病都是2型,这个指南也是专门指2型的。

一个关键的数据,中国糖尿病有63%的没有被诊断出来,比高血压的诊断率还要低。所以,你以为你不是糖尿病吗?不一定哦。

二、怎样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是血糖升高。有三种方法,空腹血糖(FPG)、任意时间血糖、糖耐量实验(OGTT)中2小时血糖值(2hPG)。

如果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加上任意时间血糖(血浆)≥11.1,或空腹血糖≥7.0,或OGTT2h血糖≥11.1,就可以诊断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病人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仅仅在体检时发现血糖超标,这种情况需要再找时间复查一次。如果两次都高,也可以诊断。复查的不高,也不要轻易否定,还需要进一步的定期检查。

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急性感染、创伤等应激情况下,也可以出现血糖暂时升高,要仔细评估,需等应激状态消失再复查。不能轻易诊断为糖尿病,因为一旦诊断,就是一辈子的事,帽子不能随便扣。

仅仅血糖高诊断为糖尿病只是诊断的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的分型。如图所示,糖尿病有四大类近50种。这里面的细节过于复杂,即便是内分泌专家也很难完全搞清楚,作为病人更不需要。你大概率(95%)是2型糖尿病,但是记住,不妨向医生确认一下,是否能排除其他的类型。

三、三级预防治未病

中医有无病防病、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现代医学当然也有这种思想,并有系统的方法。在糖尿病上,具体有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无病时控制危险因素,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其策略主要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控烟、限酒、心理平衡。

二级预防是对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和管理,以及已诊断病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所谓高危人群,定义有12条,这个值得一记:

(1)≥40岁;

(2)糖尿病前期,指血糖高于正常又未达标的两种状态: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

(3)超重(BMI≥24),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7)高血压;

(8)血脂异常;

(9)冠心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

高危人群应尽早筛查,正常的话,三年内复查。

对于新诊断、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应及早采用严格的血糖控制。

无并发症但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应同时进行降压、调脂及阿司匹林治疗。

三级预防是延缓已发生的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策略主要是继续采取降糖、降压、调脂、阿司匹林结合专科治疗的综合管理措施。

四、自我管理教育是关键

强调慢病自我管理教育是决定糖尿病预后的最关键措施之一,也是与传统治疗最根本的不同处。

需要一个团队,医师、健康管理师或个案管理师、营养师、运动康复师、心理医师、药剂师、患者及其家属等等。

有多种形式:各种课堂、病友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