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患者日常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控制与否的关键之一,因此,糖尿病的控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治疗而是系统的管理。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可促进患者不断掌握疾病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结合不同糖尿病患者的需求、目标和生活经验,并受循证指导。
接受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患者,血糖控制优于未接受教育的患者,同时,拥有更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糖尿病知识和较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
基本原则
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通过控制高血糖和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糖尿病治疗的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建立完善的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体系,主要推荐如下。
(1)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应接受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且不断学习。
(2)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应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和响应患者的个人爱好、需求和价值观,以此指导临
床决策。
(3)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是患者的必修教育课,该课程应包含延迟和预防2型糖尿病的内容,并注重个体化。
(4)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和减少花费。
(5)当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时,健康教育提供者应该考虑治疗负担和患者自我管理的自我效能和社会与家庭支持的程度。
(6)医护工作者应在最佳时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
(7)在规范化的专科糖尿病教育护士培养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
教育和管理的目标
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即应接受糖尿病教育,教育的目标是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支持决策制定、自我管理行为、问题解决和与医疗团队积极合作,最终改善临床结局、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教育和管理的形式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是集体教育,如大课堂式、小组式,也可以是个体教育。
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指导,小组式或个体化形式的针对性更强。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方式包括个体教育、集体教育、个体和集体教育相结合、远程教育的。
集体教育:包括小组教育和大课堂教育。
小组教育指糖尿病教育者针对多个患者的共同问题同时与他们沟通并给予指导,每次教育时间1h左右,患者人数10~15人为佳。
大课堂教育的指以课堂授课的形式由医学专家或糖尿病专业护士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每次课时1.5h左右,患者人数在50~人不等,主要面向对糖尿病缺乏认识的患者以及糖尿病高危人群。
个体教育:指糖尿病教育者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指导,适合一些需要重复练习的技巧学习,如自我注射胰岛素、自我血糖监测(SMBG)。在健康教育目标制定时重视患者的参与,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细化行为改变的目标,重视患者的回馈,以随时对方案做出调整。
远程教育:可通过手机或互联网传播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相关资讯。
根据患者需求和不同的具体教育目标以及资源条件,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包括演讲、讨论、示教与反示教、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电话咨询、联谊活动、媒体宣传等望。
糖尿病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和及时的,特别是当血糖控制较差、需调整治疗方案时,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必须给以具体的教育和指导。而且教育应尽可能标准化和结构化,并结合各地条件做到“因地制宜”。
教育管理的流程和框架
应包含对教育对象的基本评估,确定需解决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及计划、实施的方案以及效果评价。
(1)评估:
资料收集,包括病情、知识、行为、心理;
(2)发现问题:
找出患者在知识和行为上主要存在的问题;
(3)制定目标:
确定经教育后患者在知识和行为上所能达到的目标;
(4)列出计划:
根据患者情况(初诊、随诊),体现个体化和可行性;
(5)实施:
采用具体教育方法和技巧对患者进行教育;
(6)效果评价:
反馈频度、内容,制定下一步教育方案。
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的实施
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者,强调多学科团队每个糖尿病管理单位应有一名受过专门培训的糖尿病教育护士,设专职糖尿病教育者的岗位,以保证教育的质量。
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是团队式管理。糖尿病管理团队的基本成员应包括:执业医师[普通医师和(或)专科医师]、糖尿病教员(教育护士)、营养师、运动康复师、患者及其家属。
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者的关键时间点
(1)诊断时;
(2)每年的教育、营养和情感需求的评估时;
(3)出现新问题(健康状况、身体缺陷、情感因素或基本生活需要),影响自我管理时;
(4)需要过渡护理时。
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的有效评估
逐步建立定期随访和评估系统,以确保所有患者都能进行咨询并得到及时的正确指导。
糖尿病教育的基本内容
(1)糖尿病的自然进程;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3)糖尿病的危害及如何防治急慢性并发症;
(4)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5)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
(6)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
(7)饮食、运动、口服药、胰岛素治疗及规
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
(8)SMBG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测定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干预措施;
(9)SMBG、尿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等具体操作技巧;
(10)口腔护理、足部护理、皮肤护理的具体技巧;
(11)特殊情况应对措施(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
(12)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
(13)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
(14)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