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基本知识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多少钱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目前采用的是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

1.空腹血糖≥7.0mmol/L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3.典型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

注意:

1、这里说的血糖是指静脉血浆葡萄糖,不是快速检测的指血血糖。

2、空腹:8-14小时不进热量。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标准的75克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

4、典型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减少。

5、如果没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和急性并发症的情况,要在另一天重复检测上述指标,至少2次达标才能诊断。

6、应激状态造成的一过性血糖升高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7、尿糖只为诊断提供线索,不作为诊断依据。

8、尽管美国糖尿病学会已提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但由于检测方法难以标准化等原因,还未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纳。

关于糖尿病的诊断自己制作了一个图,看起来很直观。

2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分四种类型:

1.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反应造成的胰岛细胞的破坏,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

2.2型糖尿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遗传基因的缺陷、内分泌疾病、胰腺炎、药物等所致

4.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或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

临床最多见的是2型糖尿病,其次是1型。关于1型和2型的鉴别:

鉴别点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遗传

遗传性不强

与遗传关系密切

发病年龄

儿童或青少年发病

中年以后发病

起病形式

急,以酮症或酮症酸中*起病

慢,查体发现或因并发症就诊

临床症状

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多数无典型症状

体型

少肥胖

多肥胖

胰岛素或C肽释放曲线

低平

不是很低,但高峰延迟

GAD等自身抗体

发病时多阳性

阴性

对治疗的反应

终生胰岛素治疗

早期多不需胰岛素治疗

3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三大原则:

1.总量控制:根据身高、体重、体力活动程度计算出总热量

2.平衡膳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3.少食多餐: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实行分餐制

具体可简单总结为,适合绝大多数糖友:

1.青菜每天1斤以上

2.主食每餐不超过2两(干重)

3.植物油每天不超过3平匙

4.水果每天4两(以苹果、桃、梨为例)

5.蛋白质每天5份(包括1个鸡蛋、1袋奶、2两鸡鱼肉和1份豆制品)

健康饮食金字塔:

4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及特点

可以分为六类:

1.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刺激自身胰岛素的分泌,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好、没有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餐前半小时服用,主要副作用为低血糖。这类药物包括包括优降糖、格列吡嗪、格列奇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2.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和磺脲类作用机理一样刺激自身胰岛素的分泌,但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餐后血糖效果好,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可餐前0-15分钟服用。这类药物包括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3.双胍类:增加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输出和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单用不会发生低血糖,最适合肥胖者。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小剂量开始或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这类药物有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

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延迟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需餐中嚼服,单用不会发生低血糖,开始用时可能有腹胀、肠鸣、腹痛,一般2周左右可好转,最适合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这类药物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5.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增加肌肉、脂肪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单用不会发生低血糖,适合于胰岛素抵抗明显的2型糖尿病。主要副作用为浮肿、肝损害。起效慢,一般2周开始起效,2月药效达到高峰,停药后药效消失也慢。这类药物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6.新型口服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抑制二肽基肽酶-4的活性,延缓胰升糖素样多肽-1的降解,不会发生低血糖,包括西格列汀和沙格列汀等。

5胰岛素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来源和结构可分为:

1.动物胰岛素:从猪、牛的胰腺提取,杂质多、效价低、抗原性强,现在已少用。

2.人胰岛素:生物工程合成的和人自身产生的结构一样的胰岛素,不含杂质、效价高、抗原性弱,如诺和灵系列、优泌林系列、甘舒霖系列胰岛素。

3.人胰岛素类似物:把人胰岛素的结构从新改变得到的另外一类胰岛素,皮下注射更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如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门冬胰岛素)、优泌乐(赖脯胰岛素)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下一餐前不容易发生低血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诺和平(地特胰岛素)每天一次注射可以提供24小时基础胰岛素需要,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根据作用时间可分为;

1.超短效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赖脯胰岛素(优泌乐)起效快,可餐前即可注射,控制餐后血糖效果好,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2.短效胰岛素(正规胰岛素):包括动物来源的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需餐前半小时注射,主要控制本餐后血糖。

3.中效胰岛素:包括诺和灵N、优泌林N、甘舒霖N,早餐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可提供白天的基础胰岛素并控制午餐后血糖,晚餐前或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提供夜间的基础胰岛素需要。

4.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无明显峰值,每天一次注射可提供24小时基础胰岛素需要。

5.双时相预混胰岛素:即短效和中效预先混合在一起的胰岛素,30R是指短效占30%、中效占70%,50R是指短效和中效各占50%。如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70/30、甘舒霖30R。早餐前注射的预混胰岛素其中短效部分主要控制早餐后血糖、中效部分提供白天的基础胰岛素并控制午餐后血糖;晚餐前注射的预混胰岛素其中的短效部分主要控制晚餐后血糖、中效部分提供夜间基础胰岛素的需要。

6选口服药还是胰岛素?

各人的病情不一样,同一个人不同的阶段情况也不一样,糖尿病治疗一定要个体化。

究竟选胰岛素还是口服药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糖尿病类型:如果是1型则必须用胰岛素,可每天4次注射或用胰岛素泵,必要时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如果是2型则胰岛素、口服药、或胰岛素与口服药联合都是可以选择的。

2.胰岛细胞功能:2型糖尿病存在2个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一个是胰岛素分泌缺陷,一个是胰岛素抵抗,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这二者所占的比重不一样。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素分泌缺陷不明显,则可选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噻唑烷二酮类或双胍类药物;病情进一步发展,胰岛素分泌缺陷比较重了,则可选择胰岛素补充治疗或替代治疗。

3.并发症或伴发病:如果病史长、并发症重、伴发病多则需选择胰岛素治疗;相反,如果是单纯的高血糖,不伴有其他情况,大多数只需口服降糖药就可以了。

4.其他应激情况:急性并发症、严重感染、急性心脑血管病、外伤、围手术期、妊娠等需要胰岛素治疗。

7怎样合理选择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种类很多,究竟那一种是最合适的呢?

1.看降糖效果:首先是血糖要控制达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2.看副作用:在保证降糖达标的同时还要保证安全,不能为了降糖而损害其他脏器。

3.看性价比:糖尿病是终身病,经济问题不得不考虑。

4.看服用是否方便:每天一次服的比多次服的方便;餐前即刻服的比餐前半小时服的方便。

5.尽量避免低血糖:对于血糖轻度升高者和老年人尽量选择不易发生低血糖的药物。

6.看能否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糖尿病治疗的最高理念是保护残存的胰岛细胞功能,而不是病马加鞭、涸泽而渔。

7.兼顾对心、肝、肾、血脂的影响:2型糖尿病往往合并心肾病变、脂肪肝和脂代谢紊乱,选择口服降糖药物要考虑到对这些方面的影响。

8糖尿病治疗不仅仅是降糖

2型糖尿病是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除了高血糖外往往还合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血粘度等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几乎都是心血管出现问题。

很多大型的糖尿病临床研究也证实,单纯严格控制血糖而对血压只是一般控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而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减少并不明显。

所以,对于糖尿病的治疗,降糖是必须的,但仅仅降糖是不够的,要全面控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除了降糖以外还要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戒烟、减重等治疗,综合控制,全面达标。

9如何防范低血糖?

高血糖的危害按年算,多年的血糖控制不佳可发生一些慢性并发症;而低血糖的危害按分钟算,严重的低血糖几分钟就可能诱发心肌梗死、脑梗塞、甚至致命。所以说,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抵消以往多年良好血糖控制带来的益处。然而,糖尿病朋友一生中不发生低血糖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尽量避免发生严重的低血糖。

1.什么是低血糖?

糖尿病者血糖小于4.0mmol/L就认为是低血糖。

2.低血糖有什么表现?

两类表现:一类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慌、出汗、手抖、饥饿感;另一类是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头昏、嗜睡、言语错乱、行为异常、昏迷、抽风等。

3.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低血糖?

(1)用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者;

(2)1型糖尿病;

(3)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全者;

(4)酗酒者;

(5)两餐之间饥饿时;

(6)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后未能及时进餐、饮食过少、活动量过大或药物过量。

4.发生低血糖如何救治?

一旦测得血糖小于4.0mmol/L或有上述症状,立即按低血糖处理。能进食者立即喝1杯糖水或嚼3个糖块,然后进食主食;不能进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抢救。寻找低血糖原因,若是药物过量应重新调整降糖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