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如何正确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作为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也是慢性疾病的一种,那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呢?
空腹血糖(FPG)测定:
空腹血糖(FPG)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或是至少8h未摄入热量,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血糖定量检查是糖尿病诊断及疗效判断的常规检测项目。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测的血糖值很难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其结果可能偏高或偏低。测定血糖的方法主要有:氧化还原法、缩合法、酶法等。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无高血糖症状,应在不同的时间内复检测进行确认。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
检查方法:首先取空腹血搪;然后在5分钟之内饮入毫升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对于儿童则中按每千克体重给1.75克葡萄糖,计算口服葡萄糖用量,直至达到75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分别静脉取血一次,并留取尿液做尿糖定性试验。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应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试验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进行,用含75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中作为糖负荷。
: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OGTT在糖尿病的诊断上并非必需,不推荐临床常规应用。ADA和WHO建议妇女在妊娠期要进行OGIT检查,作为GDM的诊断依据。如无高血糖症状,应在不同的时间内重复进行确认。
什么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检查人体调节功能的重要方法。
正常人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水平略有升高,2小时内恢复正常,这称为耐糖现象。
OGTT一般采用无水葡萄糖75克,检测空腹和口服葡萄糖水后各时间点的静脉血浆葡萄糖。
OGTT是怎么做的?
您可以参照下图,更为直观地了解OGTT的做法。
试验进行时注意事项:
空腹进行,空腹时间不少于10小时,不大于16小时。
一般在早晨7~9时进行
试验时避免剧烈体力活动,试验前病人应静坐或静卧至少半小时
试验前、中避免精神刺激
试验过程中不能进食
试验中如果口服糖水后出现呕吐,应择日再做
试验前3天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应激可使血糖升高,如发热、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手术等。这些情况下不建议进行OGTT.
其它影响结果判定的因素:
体力活动:长期卧床不活动病人可使糖耐量受损。、
疾病:肝脏疾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胰腺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包括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均会导致血糖的变化。
药物:药物影响血糖波动.
可使血糖增高的药物:噻嗪类、糖皮质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速尿、女性避孕药、消炎痛、氯丙嗪、咖啡、尼古丁、生长激素
可使血糖下降的药物:磺脲类、双胍类、对氨水杨酸、异烟肼、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甲状腺药物、水杨酸、心得安、丙磺舒等。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OGTT?
当静脉空腹血糖在5.5~7.0mmol/L之间并有临床症状,疑诊糖尿病时,应该进一步做OGTT试验,明确糖耐量情况。
一般,以下人群需要做OGTT
/p>
年龄45岁,空腹血糖≥5.6mmol/L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尿酸血症
反复早产、死胎、巨婴、难产、流产的经产妇
屡发皮肤疖肿、皮肤感染,泌尿系感染者
补充:另外,部分糖尿病早期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出现下一餐前低血糖现象(未到吃饭的时间,饥饿明显),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做OGTT,而且使饥饿发生的时间可以进行3小时或者4小时试验。
随机血糖:
有高血糖症状或高血糖危象者进行随即血糖测定。
:随机血糖≥11.1?mmol/L。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
这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本次修订的重要变化,这一举措使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原来3个的基础上增加到4个。HbAle被正式推荐作为非妊娠糖尿病的首选诊断指标,并以I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指南强调要采用美国国家Hb标准化方案(NGSP)认可的检测方法,并采用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参照的检测方法进行标准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HbAlc是监测患者2~3个月内控制血糖的情况,与血糖的短期波动无关,与糖尿病并发症间的相关性和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一致。
而HbAlc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优势体现在:①无需空腹取血,检测更方便。②比血糖检测稳定性更好。③在疾病和应激期间的日间变异率更小。HbAIC的局限性体现在:①费用较血糖检测贵。②在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地区尚无法普及。③部分个体中HbAIC与平均血糖的相关性较差。④血红蛋白异常患者不宜用HbAl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除非采用不受IIn红蛋白哑型影响的试剂。⑤伴有红细胞转化异常的疾病如妊娠、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不宜用HbAl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美国ADA诊断要点如下:
①当HbAlcI6.5%时可诊断糖尿病,需重复1次检测以证实诊断,症状典型的个体其血糖水平≥11.1?mmol/L时无需进行确认试验。
②对于无典型症状及随机血糖≥11.1mmol/L的儿童,怀疑糖尿病时应进行HbAlc检测。
③如无法行HbAIe检测,仍可沿用此前的血糖诊断方法。
:糖化血红蛋白(Hb)A1C:4.0%~6.3%。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迄今沿用的仍是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
①如果患者具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典型症状,只要空腹血糖≥7.0mmol/L,或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11.1mmoI/L,或随机血糖≥11.1mmoI/L,便可确诊为糖尿病;
②如果患者没有“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则需另日再测一次血糖,如果两次血糖检测结果均达到上述标准,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于年首次正式批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由于我国HbA1c检测尚未在基层普及,检测方法及质控标准也不统一,因此,目前仍未被我国采纳。
感谢您对“一附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