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餐后恶心、呕吐、口渴……按胃肠道感冒进行点滴治疗期间,饮用“糖水”后出现意识模糊等症状家人未曾意识到危险性3月9日清晨7时,也就是聚餐两天后14岁的女孩小米(化名)出现严重意识不清,唤之不醒被家医院急诊科就诊后转入内分泌科抢救初步诊断为“糖尿病意识不清”
入院时,孩子已陷入昏迷状态,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皮肤发花,呼吸困难,瞳孔也有些增大了,可以说已经徘徊在生死线上了,情况十分危险。
内分泌科医生立即展开积极救治,可小米的病情太重了,需要更高级的生命支持经过ICU医生的综合评估后,小米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抢救
从急诊就诊,到ICU进行紧急抢救
90分钟里,所有人都在为年轻的生命努力奔跑着
8时25分,重症监护病房内,所有紧急检查都以最快速度完成
病情进展:
严重高血糖、高血酮,脱水及休克
存在致命的酮症酸中*同时还出现了明显的脑水肿、昏迷表现
且合并严重感染
结合所有临床表现以及急诊化验,均提示“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请儿科内分泌专家会诊,快,要快!
糖尿病合并重度酮症酸中*的治疗专业性非常强又考虑到小米的年龄不满14周岁,同成人治疗存在很多区别ICU向儿科申请了专家会诊
从门诊到住院部,儿科专家紧急支援
48小时,儿科与ICU联手点亮生命的奇迹
医院门诊部,儿科专家门诊内儿童内分泌专家李锦兰副主任医师,正在为几个先天性甲减的孩子进行复诊8时40分,一通会诊电话打了进来电话那端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小米的病情后李锦兰的心就是一紧“这孩子太危险了!”反复地通过电话与病房医生沟通,了解病情变化与李晶主任沟通,在其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情况指导儿科医生刘丽丽、魏红娟,以及ICU医生下一步用药,在其高水平和高默契度的配合协作下,一切救治顺利有效进行
经治疗:
小米的血压恢复正常
血糖有所下降
但仍处于昏迷状态,呼吸深大,心率偏快
代谢性酸中*没有明显好转
而且反复高热!
儿科内分泌专家根据病情,重新计算补液方案,调整胰岛素用量,升级抗生素,交代注意事项,制定了一整套治疗方案
3月10日,早8时
小米的休克得到纠正
呼吸和意识状态有所好转
血糖继续下降
酸中*有所好转
但仍然有些迷糊以及躁动
儿科根据情况,再次计算补液方案,调整胰岛素用量,维持内环境稳定同时就这个病例,在科室内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时刻与ICU保持畅通的联系,沟通治疗进展。
随着各项治疗措施及时地推进
孩子的各项指标终于一点点的好转
意识逐渐清醒,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酮症酸中*完全纠正
血糖趋于平稳
3月11日,小米病情平稳,转入儿科,停止输液,开始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稳定血糖此刻,这一场与死神的硬仗,总院儿科再一次赢得了胜利!
李锦兰与小米
出院前留念
糖尿病并不仅仅只是成年人的“甜蜜负担”,很多青少年,甚至儿童都有可能患有糖尿病,或是潜在糖尿病群体。临床中,我们接诊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患儿,最小的仅不到2周岁。
——儿科内分泌专家李锦兰副主任医师
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及尿糖。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可见于各年龄阶段,且无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餐和体重减少。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将儿童时期的糖尿病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又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又称为Ⅰ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又称为Ⅱ型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
胰腺病,激素受体异常,糖耐量减低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Ⅱ型糖尿病发病率有所提高。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广大青少年足不出户,导致进食增多,运动减少,催生了一大批超重孩儿。而肥胖儿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Ⅱ型糖尿病,这也给儿童糖尿病的防治埋下隐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最常见于Ⅰ型糖尿病。而Ⅱ型糖尿病多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但多伴有肥胖。这里提醒家长朋友,不论是几型糖尿病,也不论发病急还是缓,它的危害都是非常严重的。糖尿病会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以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家长一定要及早认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