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症状
一、血糖增高时可以出现三多一少,也就是指吃的多、喝的多,排尿多、以及体重减轻的典型症状。长期血糖增高会导致多器官组织损害,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脑血管、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病变等,严重时可发生急性酮酸中*、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甚至威胁到生命。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二、糖尿病主要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的血糖值来诊断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被诊断为糖尿病: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mg/dl))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mg/d1);
2.OGTT试验中,2小时血糖≥11.1mmol/L(mg/dl)
其中,空腹血糖是指至少禁食8小时的血糖值;任意时间是指一日内任何时间的血糖值,不管上次就餐时间或摄入多少食物;OGTT是指将75g葡萄糖粉溶于水中,在空腹状态下5分钟内将葡萄糖水喝下,通常检测2小时后的血糖值。
三.肥胖的人一定会得糖尿病吗?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也可称为苹果型肥胖。这种肥胖的体型像一个苹果,肚子大,腰围粗,四肢则较细。肥胖者的脂肪都堆积在心脏、胰腺、肝脏和肾脏周围,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据统计,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约50%的肥胖者将来会患上糖尿病。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危险至少增加5%。肥胖患病率越高的地区,糖尿病患病率也越高。随着年龄增长和体力活动减少,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到75岁之间,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而脂肪组织逐渐增多,因此造成了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多。
四.糖尿病的预防
有学者把糖尿病的预防归纳为四个一点,即多懂一点、少吃一点、勤动一点和放松一点。多懂一点,就是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少吃一点,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放松一点,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五.糖尿病病人适宜食用的饮食有哪些?
1.粗杂粮,可代替部分精细粮。如玉米面、莽麦面、小米、燕麦片、高梁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具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
2.大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甘油三脂,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
3.蔬菜,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延缓餐后血糖升高。可选择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如南瓜、*瓜、番茄、芹菜等。
4.低糖水果,如果病情控制较好,可以食用含糖量在12%以下的水果,一般在两餐之间食用,一天控制在克以内为宜。含糖量低于12%的水果有西瓜、香瓜、葡萄、樱桃、梨、柠檬、橙子、桃子、李子、石榴、桔子、枇粑、柚子、杨梅、苹果、菠萝等。
5.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瘦肉,鱼虾等。
六.老年糖尿病有什么特点?
老年糖尿病是指60岁以上发生的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多数起病缓慢,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部分老年糖尿病在出现了并发症之后才确诊为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而且容易并发心、脑、肝、肾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同样需要通过控制饮食、适当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及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如需采用药物治疗,应避免作用强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有些患者在降糖同时需要进行降血压和降血脂的治疗,用药时还需注意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当口服降糖药疗效减低或已有明显的合并症者宜尽早改用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