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啥北方患心血管病,要比南方多原因已找到 [复制链接]

1#

导语:根据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的数据调查显示,中国居民心血管患者已经达到了3亿多人,并且还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就此来看,国人本身存在的生活状态或饮食习惯,是存在心血管疾病导向的。寻找引起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也是将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及病人群数量的重要手段。

引起我国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或许我们能够从各个地区的差异对比中寻找到答案: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发布统计的数据,我国上海以综合心血管健康评分83.27分的优势,居于全国“最健康血管”城市。接下来依次为浙江省,福建省和江苏省等。而从这份排名往下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越是偏向北方的城市,例如辽宁,新疆等,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越高,健康血管评分指数也就越低,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方面,来寻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图为《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具体统计表

01北方人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南方人低,对比原因或有3点

原因一:盐分摄入差异大

大多数北方人,因为性格比较豪爽,并且更加偏好喝酒的缘故,吃东西的的口味普遍会比南方重很多,并且因为天气的缘故,从前北方制作咸菜,腌菜的机会也更多。而咸菜腌菜同样是重盐的食物,流传至今,也就出现了北方人盐分摄入量,要高于南方人的情况。

而如果食盐摄入过多,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到血管的渗透压平衡,长期渗透压处于失衡状态,对于血管的磨损也会变得严重。长此以往,血管健康质量下降,自然患得心血管病的概率也会提高。

原因二:北方天气寒冷

相较于南方而言,北方的气温普遍较低,一到冬天,甚至在东北会有所谓“泼水凝冰”的神奇景象,足以见得北方冷空气的恶劣程度。

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北方的家庭都有暖气,虽然对于家庭来说很是方便。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果经常突然从过于寒冷的室外转移到有暖气的室内。血管长期保持突然收缩和突然舒张的状态,加之中老年人本身血管老化,自然血管也很难承受住这番“折腾”,也就会有部分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症状。

因此,中老年人们在冬天的时候,最好不要突然从温度差异较大的地方频繁转移,家中有老人的,最好也在家和外界设置一个“温度过渡区”,让老人慢慢的感受到温度回升,才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原因三:北方肥胖人群比较多

之所以北方人肥胖多,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其一是主食结构,相比于南方,北方大多是以馒头和面食为主食,馒头面食虽然同样是碳水,但是在人体吸收的效率,是要比米饭高不少的,这就导致北方人身体对于碳水的吸收利用效率更高,等多地碳水储存在身体,自然也就更容易长胖。

而我国疾控中心也表示,北方是我国肥胖率和糖尿病发病率较高的区域,肥胖人数要明显高于南方。

其二是饮食和运动的比重,北方因为气候寒冷的缘故,相比于南方,吃的多,吃的肉多,以便于给身体提供能量,这一来二去,身体里摄入的脂肪变多,这也就成为了发胖的根源。

不仅如此,同样是因为北方气候的原因,北方人外出运动的频率也比较少,多余的能力没有消耗,自然也会转化成脂肪,让北方肥胖人数激增。

而肥胖之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相比也就不用我多说了,肥胖者大多血脂较高,血液相对粘稠,流动滞涩,心血管风险自然就高了。

综上所述,从南方和北方的对比,我们也能从中总结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02从南方和北方的对比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首先是盐分的摄入: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人每天摄入的盐分最多不要超过6g,而我国平均盐分摄入量却超过了10g,这显然是不健康的。

例如通过减少酱油,耗油,孜然,椒盐等常见高盐调料的摄入,也不失为一种相对简单且健康的控盐方法,无论是北方或南方的朋友,都可以一试。

其次是避免肥胖:

肥胖的成因有很多,大抵可以归类为饮食油脂摄入以及缺乏运动。想要避免肥胖,自然也要从这两点来分别改善。

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减少精细碳水的摄入,比如加入红薯玉米等粗粮,既能促进消化,也能减少糖分摄入。而肉类选择方面,尽量选择瘦肉而不是肥肉,白肉而不是红肉。吃肉吃的更健康,也不失为减肥的一种手段。

运动方面。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即可。比如跑步,跳绳等都非常不错,适量运动,不要太少或者太多,注意安全,以免对肌肉和骨骼造成损伤。

最后是养成体检习惯:

这一点虽然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根据调查显示,有一大半的心血管患者对自己的病史一知半解,这就是缺乏体检意识的后果。

一般来说,医生推荐大家每一年体检一次,测量一下自己血脂,血压等健康指标,如果出现早期症状,及时调整也更容易康复。自然也就避免了严重的心血管风险。

结语:虽然就数据结果来看,北方患得心血管风险较高,多为饮食,气候,生活习惯共同影响的结果,通过南北方的对比,我们也能够发现一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具体手段,希望大家能够有所认知和学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