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即将迎来60周岁生日,本是高兴的事情,他看上去却有些闷闷不乐:不知不觉迈入花甲之年,年轻时强壮的体魄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困扰多年,而今又添了一个腿脚不灵光的毛病,右侧腿脚明显发凉、怕冷、麻木,走不了多远右腿就开始酸、麻、胀痛,非得停下来歇一会儿才行。看着李先生情绪日益低落,家人忙把他送到离医院,经血管外科医生仔细检查后,判定为糖尿病足。
“李先生的情况是典型的糖尿病足患者出现的间歇性跛行,这说明足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环障碍比较明显,周围神经损伤和缺血情况严重,会影响到行走等正常行为。”山东医院外科系统主任、周围血管病科(血管外科)主任刘*介绍说。
足部离心脏最远,处于血循环末梢,加上糖尿病本身就血糖高,当出现外伤感染时很容易罹患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即将要出现糖尿病足时,往往会出现触觉减退现象。棉花捻成尖端状,轻轻划过脚底皮肤,看自己是否可以感觉到,如果没有感觉则表示轻触觉消失或减退。糖尿病足的症状还有重触觉:用针、牙签等教钝的一端轻轻触碰脚部皮肤,看是否有感觉,如感觉差则表示触觉减退。这种触觉上的异常,表示足部周围神经已经出现损伤。
作为下肢的早起表现,间歇性跛行时,下肢缺血使肌肉供血不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乏力,劳累及麻木,重者有小腿腓肠肌疼痛。停止行走或休息后症状缓解。年老者如发生间歇性跛行时,高度怀疑为腿部动脉血管严重狭窄,影响血液循环,当缺血严重时,足趾会出现疼痛,晚上加重,影响睡眠。
此时就不仅是跛行,而是发展到休息痛。这是病变的中期表现,这种不行走也发生的疼痛,是下肢缺血进一步加重的表现。尿病足的症状表现出的疼痛大多局限在趾或足远端,夜间尤甚,卧位时疼痛加剧,下肢垂下可有缓解,夜间静息痛或休息痛。因睡眠时心输出量最少,下肢灌注注血量也减少,故疼痛常在夜间加重。
“当出现这种症状时,意味着患者腿部血管已经闭塞,血液不能到达足部,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足趾很快会因为缺血而发生变黑、坏死,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打通闭塞血管,使血液顺利流到足趾。”刘*说,“如果不在这一环节干预治疗,势必会发展成为肢端溃疡坏疽。”
据刘*介绍,糖尿病足坏疽分为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型坏疽三种类型。其中,湿性坏疽表现为足部局部组织皮肤溃烂,形成浅溃疡,深入肌层甚至烂断肌腱,造成大量组织坏死,形成大脓腔,伴随恶臭。干性坏疽局部皮肤干枯发黑,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行脱落,裸露在外的骨头明显变酥,像饼干一样,一捏就碎。混合型坏疽既有肢端缺血干性坏死,又有足背底小腿部湿性坏疽,既有血管阻塞又有严重感染。
“老百姓常说,人老腿先老。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如果糖友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首先查看血糖的控制水平,医院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延误,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陈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