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常见病和高发病,糖尿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威胁和伤害,早已得到了大众的高度重视。但因为糖尿病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甚至许多人都不认为这会对患者的健康、生活带来影响。
但有研究显示,相当比例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而出现易怒、孤僻、紧张不安、多愁善感、情绪不稳等外在表现。同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患病率很高,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60%~75%的人伴有抑郁症状,其中10%~35%为重度抑郁。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而抑郁症的出现,又会对患者的自我照护产生影响,导致血糖失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在此严重威胁。
从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人群中之所以会出现抑郁症高发的情况,与以下几点常见因素有直接关系:
1、由于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无法彻底治愈糖尿病,很多患者对此始终持有一种极其严重的焦虑和担忧,并由此而诱发抑郁症的发生。
2、“管住嘴、迈开腿”一直以来都被奉为糖尿病人的养生秘诀。但严格的饮食控制,必然会打破患者原有的饮食习惯,减少患者的进食量,再加上经常性锻炼导致的体力支出,都会让患者可能出现心情低落的情况,并诱发抑郁症的出现。
3、对很多患者来说,在被查出糖尿病之后,一方面会担心疾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减少自己的收入;一方面又会担心长期用药会导致支出的增加,进而由于经济压力而陷入悲观情绪当中,从而出现抑郁症的萌芽。
4、糖尿病患者血糖往往难以保持平稳。一旦反复出现的血糖波动,又会担心自己健康出现问题,因此极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
5、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必然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这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陷入悲观情绪的重要原因。
患者该如何自我心理管理?
在被查出患上糖尿病后,患者一方面要积极取得家人的鼓励和帮助,更重要的则是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心情,树立起健康的信心。
1、接受患病的事实
不要试图否认或抗拒自己患病的事实,只有承认并正确面对,才能让自己更好地面对疾病。
2、树立信心
虽然糖尿病的治疗仍是目前医学领域的一道难题,但糖尿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血糖控制得当,做好自我的养护,患者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
3、加强交流
当心理出现波动时,应积极与家人朋友,或者医生进行沟通,寻求周围人群的帮助,切莫暗自生气,影响心情。
警惕以下情况的出现:
1.情绪低落。尤其是早晨起床比较重,到了晚上会减轻。
2.思维迟缓。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降低、大脑反应慢等。
3.活动减少,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喜欢独处。
4.常有焦虑,内疚感(担心给家庭增加负担)。
5.睡眠障碍。以早醒为典型表现。
6.多有疲乏、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等躯体症状。
7.自暴自弃,悲观厌世,有时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8.性欲明显减退。
有以上3项或3项以上症状者,很有可能已经并发抑郁症,须引起足够重视。建议存在抑郁倾向的患者及时到心理专科门诊进行详细的检查、诊断及治疗。
希望广大糖尿病患者能更加重视自己的心理管理,积极向医生寻求专业帮助,进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健康、更有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