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大家好!
糖尿病足感染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截肢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足溃疡患者感染的发生率高。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足部感染,病情发展迅速,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更加深度的骨髓炎,增加患者截肢几率,甚至死亡。因此,糖尿病足有效的感染控制是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环节。
近期,我们将制作一期来源于「中山二院糖尿病足中心」的文章专辑,该专辑围绕糖足感染的抗菌和外科治疗,从局部创面的抗菌治疗、清创切口设计、骨髓炎治疗、病例展示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享。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本专辑的第一期:糖尿病足局部创面的抗菌治疗(一):创面的细菌感染。
本期文章是专辑的第二篇:糖尿病足局部创面的抗菌治疗(二)——糖足创面清创的治疗。
糖足创面清创术
糖尿病足的创面清创术是最有效的局部抗菌治疗的方法。
毛主席很早之前就教导我们:扫把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糖尿病足清创术就是治疗糖尿病足局部创面上的“灰尘”(细菌)最有效的“扫把”。
清创术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医术,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很早很早之前都有自己的清创术。
按照一般的定义:清创术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清除开放伤口内的异物,切除坏死、失活或严重污染的组织,可以缝合伤口,使之尽量减少污染甚至变成清洁伤口,达到一期愈合,有利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的手术方法。
但是对于糖尿病足的清创术和这个定义有些不同,我们贸然的下个不成熟的定义:糖尿病足清创术是用外科及非外科的方法,打开糖尿病人足部的脓腔,建立稳定而充分的引流方式,清除已经开放的创面内的异物,切除坏死、失活或严重污染的组织,不缝合伤口,用具有抗细菌及具有引流功能的敷料填塞创面,尽量减少创面的细菌负荷,达到促进愈合的目标,尽可能的保留足部的结构,恢复足部功能的手术方法。
因此,从上述的定义看出,糖尿病足的清创术应该包括三个部分:
切开脓腔
清除坏死、失活或严重污染的组织
填塞敷料
糖足创面清创技术——切开脓腔
如果说糖尿病足清创术是清除细菌的“扫帚”,那么“切开脓腔”就是“踹门”技术,没有这种技术,“扫帚”真的到不了。
“切开脓腔”既简单也不是很简单,其中的争论及思量的维度还是非常多。
“切开脓腔”的目的
到底是为了“引流”,还是为了“清创”,这个分歧造成的结果是到底是“大”切口还是“小”切口。
“大”切口——彻底清创
如果为了彻底清创,切口一定要暴露充分,因此不但要尽可能彻底切开,而且对于“判断”是“坏死”的组织也要尽可能切掉,其优点是可能对于降低局部细菌负荷十分有效,但缺点是创面太大,愈合困难,而且大创面导致渗出太多,会直接影响患者全身的情况,甚至直接影响患者的肾功能、心功能,同时容易破坏足部的管网(包括动脉、静脉及淋巴管),使本来供血就不充分的糖尿病人的足部产生新的缺血性坏死。
“小”切口——引流
如果只是为了“引流”充分,只要能够方便将引流的纱布能够充分填塞,因此,一般3-4cm左右就可以了,最大的好处就是创面小,愈合快,渗出较少,尽量少破坏足部的管网系统;但这种切开的方法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暴露不充分,可能之后的彻底清创比较困难,而有可能导致细菌残留而导致感染扩散或复发。
待续
下一期,将继续为您介绍:糖尿病足局部创面的抗菌治疗(三)——糖足创面清创的技术:切开脓腔。
专辑回顾
糖尿病足局部创面的抗菌治疗(一):创面的细菌感染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安装「医笙」app,欢迎参与学习与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