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1型与2型糖尿病,非要分得一清二楚吗
TUhjnbcbe - 2021/5/24 20:34:00
李从悠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导读

如果我们将糖尿病视作一个连续的疾病谱,那么,典型的1型和2型糖尿病就处于这个疾病谱的两端。位于中间地带的这些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兼具1型和2型的某些特征,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作者:王建华主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共四大类型。

糖尿病的类型不同,临床治疗及预后也不一样。对糖尿病进行分型的意义,主要用以区分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并预测其未来转归。

迄今为止,我们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搞清。由于遗传背景的复杂性、环境因素的可变性、发病机制的多元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以及检测技术的局限性,使得糖尿病分型有时会非常困难。就拿临床最常见的1型糖尿病(大约占5%)和2型糖尿病(大约占95%)来说,由于缺乏区分两者的“金标准”,临床医生(也包括患者)常常会为究竟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而纠结,甚至影响到临床决策。

划分1型和2型糖尿病的依据是什么?

一般说来,典型的1型糖尿病患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体型偏瘦,起病较急,有“三多一少”症状,“酮症倾向”明显,胰岛细胞自身抗体多为阳性,发病之初胰岛功能即已衰竭。与之相对,典型的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体型偏胖,起病隐匿,“三多一少”症状比较轻,不容易发生“酮症”,胰岛细胞自身抗体一般为阴性,胰岛功能受损程度较轻(注:晚期患者除外)。

临床上,通常不是根据某一条而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判断和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具体包括:1)发病年龄;2)身体胖瘦;3)是否有酮症倾向;3)起病经过及症状表现;4)β细胞自身抗体结果;5)胰岛β细胞功能状况等等。对某些疑难病例还需要进行随访观察,如果患者胰岛功能衰竭较快,则倾向于1型糖尿病,相反,则2型糖尿病可能性大。

1型与2型的世界,并非是“黑白”分明

按照上述标准,似乎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并不困难,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将糖尿病视作一个连续的疾病谱,那么,典型的1型和2型糖尿病就处于这个疾病谱的两端。位于中间地带的这些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兼具1型和2型的某些特征,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就发病年龄来说,尽管说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但也有些1型糖尿病(如LADA)是成人起病,而儿童2型糖尿病如今也不少见;就酮症倾向而言,尽管“酮症酸中*”在1型糖尿病较多出现,但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酮症酸中*”急性起病;在病因方面,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往往提示1型糖尿病,然而也有少数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存在自身免疫失调及胰岛自身抗体阳性。还有,胰岛自身抗体并非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终身标志,其阳性率往往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降低。上述种种情况使得不少糖尿病患者的分型非常困难。

莫让分型束缚了手脚

糖尿病分型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和指导治疗,通俗地讲,就是是否必须用胰岛素,是短期用,还是长期用?

由于1型糖尿病是因胰岛β细胞破坏造成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因此所有1型糖尿病人都必须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细胞功能缺陷,由此也决定了其治疗方法的多样化。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采取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则需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有些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了保护和修复自身胰岛功能,采取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还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则是因为病程较长胰岛功能趋于衰竭、多种口服降糖药联用血糖仍不达标、或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时等,这时就需要像1型糖尿病患者那样,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

由于患者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的非典型性,有时我们无法明确患者的糖尿病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但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其不良结局皆与高血糖密切相关,因此,控制好血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才是硬道理!我们不必过分纠结于糖尿病的分型,对于暂时分型不清的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采取胰岛素治疗。

总之,诊断分型固然重要,但也不要让分型限制了思维,束缚了手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1型与2型糖尿病,非要分得一清二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