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糖尿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如何提前发现糖尿病
TUhjnbcbe - 2021/6/25 13:36:00
白癜风有妙方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营养科的日常工作除了面对确定的疾病,给予营养指导和治疗,有的时候还会进行一些体重管理的工作,主要针对超重或肥胖的人群,给予减重的饮食、行为等方面的建议。通常这类人群都是单纯性肥胖的表现,但有些时候,通过膳食调查也会发现一些疾病的端倪,甚至通过相应的筛查还可以帮助患者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身体的情况。

患者,女,70岁,身高cm,体重70Kg,计算BMI=31Kg/M2,属于肥胖范畴。膳食调查显示她主食的量有g左右,粗杂粮进食较少,肉类以肥瘦肉为主,每天大概g左右,而鸡蛋每天3-4个,没有进食奶类及大豆类食物的习惯,蔬菜进食量较少,同时口味较重,平素摄入的油盐较多。同时由于身体肥胖,平时不爱运动。

问完基本情况,我照例要问询一下基础疾病的问题,大妈明确的表示自己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问题。至于血脂,她犹豫了一下,说:“好像是高,但是具体哪个高,我不记得了。”

看着大妈的身材和膳食情况,我建议她去测个血糖,来明确一下自己是否存在糖尿病的问题。但大妈却不以为然,她问:“不是说糖尿病的人群都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吗?我可没有这些问题。尤其是一少,你看,我体重可还上升着呢。”

我告诉她,所谓的三多一少,往往是2型糖尿病,病情较为严重之后,才会出现的症状。随着检测技术的提升,现在很多2型糖尿病在早期就被发现了,测个血糖就可以了。现在很多2型糖尿病的患者“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情况并不十分典型。我们不能依靠是否有这些症状,就断言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

说到测血糖,大妈又说了:“我每年都体检,其中有空腹血糖这个项目,我的数值是正常的,这是不是可以说明我并不是糖尿病呢?”

并不能说明。空腹血糖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监测指标,但是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同时它也并不是一个特别值得信赖的指标。在临床上有很多糖耐量受损的人群,仅仅依靠空腹血糖是无法检测出来的。所以最好做个糖耐量检查,来看看进食后半小时、1个小时和2个小时的血糖是如何变化的,从而来判断自己的血糖控制能力是否正常。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通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分类仍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即: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且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OGTT葡萄糖负荷后2h血浆葡萄糖≥11.1mmol/L。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无典型糖尿病症状,需改日复查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或葡萄糖负荷后2h血浆葡萄糖以确认。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空腹血糖≥5.6mmol/L的人群定义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对于这类人群应该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用来提高糖尿病的诊断率。

另外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以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水平,它不受饮食、生活方式的影响,变异性小,可信度高,所以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将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年WHO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但也有人指出糖化血红蛋白可能受到红细胞成熟度、存活时间及肾衰竭,甚至是种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在我国,暂时无法确定适合中国人的糖化血红蛋白的合理值范围,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中建议对于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并医院,可以开展用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及诊断标准的探索研究。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听到这里,这位大妈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凭什么认为我需要去做糖尿病检测的?”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这和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有关。

在成年人(年龄>18岁)中,具有以下任意1个或1个以上的因素者,均可称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有血糖调节受损史

3、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静坐的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女性有妊娠糖尿病病史

7、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

11、多难卵巢综合征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

针对这位大妈,她年龄、体重、生活方式、血脂等因素均使得她被列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范畴中。结合糖尿病的病因等分析如下:

1、体型肥胖

我国有一项集合了24万人数据的荟萃分析显示,肥胖人群(BMI≥28Kg/M2)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而就算没有达到肥胖的标准,仅仅是超重(BMI≥24Kg/M2),患糖尿病的几率也比普通人群高2倍以上。如果体重正常,但腰围超过标准范围(男性85cm,女性80cm),患糖尿病的几率也比正常人群高2-2.5倍。出现这样的现象,和肥胖患者大多会出现糖代谢的问题,导致糖耐量下降、胰岛素抵抗等反应,这就会增加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而这位大妈的BMI是31Kg/M2,年有研究表明,BMI≥30kg/m2的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为21.2%,所以这位大妈患糖尿病的几率显著提高。

2、饮食不规律

我们都知道,2型糖尿病属于一种生活习惯病,和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人们的生活模式逐渐西方化,动物食品的进食量增加,主食类食物的摄入量较多,以及运动量显著减少等改变,都为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了社会因素。而这位大妈的膳食调查显示她主食、肉蛋类食物进食较多,蔬菜、粗粮等食物进食量不足,同时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静态的生活方式和血脂异常都增加了她患糖尿病的风险。

3、年龄因素

我国目前进入老龄化社会,40岁以后患糖尿病的几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虽然目前也可以看到30岁左右的人群患有2型糖尿病,但主要患病人群还是集中在50-60岁左右的人群,、年的调查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均在20%以上。所以我们通常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根据个人需要,定期进行餐后血糖或糖耐量检查,以便发现糖尿病早期患者,并根据情况给与相应的生活方式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年龄低于40岁的人群我们就不用管理了。计算年龄低于40岁,但是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之一的人群,也是仍然推荐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工作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提前发现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