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的中医,一向结合具体的病情,对煎药的器皿、火候,加入的水量,煮沸的时间,以及药物先煎后入,取其虛补或实泻等,有不同的要求。否则会破坏药力,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煎药器皿熬中药需要用陶瓷器皿,避免接触金属器物。因为大多数药物都是草木,而金克木,金属器皿会改变草木药物的性质。而土生万物,陶瓷器皿属土。
煎药步骤熬药前应先将草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无须浸泡。一般的药物需要煎煮两次,称为头煎和二煎。头煎时,先用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10~40分钟,起锅滤汁。后下药无须浸泡,注明“后下几分钟”,则在头煎的最后几分钟放下锅就可以了。二煎时在头煎药渣中加水,再次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与头煎同样的时间,然后起锅滤汁。最后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装入保温瓶,每日分2~3次喝完。每次熬药的水量由自己控制,保证两次滤出的药汁共有~毫升(约一啤酒瓶)即可。每一煎加水要一次加足,不要边熬边加水。需要先煎的药主要是金石矿物、骨骼、甲介类,需要提前单煎,然后再与其他药同煎,以保证其有效成分充分被熬出来。一般来说,龟板、鳖甲需先煎40分钟;磁石、代赭石、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等需先煎20分钟,石膏需先煎15分钟。还有的药,须久煎以去其*性,一般是先煎15分钟左右,再将煮出来的泡沫去掉。附子也要先煎,熬到没有麻味为止。需要后下的药有芳香辛散类药,久煮易失效的药。一般来说,钩藤在头煎最后7分钟下,藿香、佩兰、绿萼梅、月季花、玳玳花、玫瑰花等在头煎最后5分钟下,薄荷在头煎最后3分钟下,鱼腥草在头煎最后2分钟下。二煎的时候,后下药一起煮即可。有的药有时讲究后下,比如大*,如果要用来通便宜后下,否则不后下。
时间长短药煮开后用文火慢煮的时间,一般是10~40分钟。一般走上焦的如治感冒、肺部疾病的药,不宜久煮,文火煮10~15分钟即可起锅。走下焦的药,尤其是养肾、滋补类药,需要久煮,宜用文火熬40分钟左右。其余文火煮20分钟即可。总体来讲,药熬的时间越长,其性越往下沉,药力越往下走,熬药的时候可根据病位掌握熬药时间。很多人熬药熬忘了,导致久煮,影响疗效。还有人熬药忘了时间,把药熬糊了,再加水以图补救,这是熬药大忌。一般的药物煎煮两次就可以了。在以下情况下,也可以煎煮三次:第三次煎煮出来的药液,就比较淡了,味淡入脾,三煎药物有健脾之功,对于脾虚者很适宜;内含龟板等贵重且养阴的药材,可以煎第三次,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用于皮肤病的内服药,第三煎的药液可以用来外洗;有些特殊的病种所配的方剂,需要用上一剂药的第三煎药液代水来煎下一剂药。这就要遵医嘱而定。
另煎与包煎另煎,是要避免跟群药同煎造成浪费,如人参、西洋参、藏红花等,另煎出的药液跟群药煎出的药液混合服用。有些药需要包煎,一般用纱布包裹,如滑石、米糠、旋复花、茅花、密蒙花、蒲*、五灵脂等,它们本身所带的毛容易引起药液浑浊,需要包煎;车前子容易沉底,黏附于药罐,导致糊底,也要包煎。包煎药需要同群药一同浸泡。还有很多贵重药物及用量极少的粉剂药物,需要在服药时用药液冲服,如麝香、三七粉、朱砂、川贝粉、珍珠粉、苏合香、安息香、琥珀、柿霜、血竭等。还有些胶类及糖类药物,需要先烊化,再兑入药液,一同服用。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虎骨胶、蜂蜜等。
服药时间一般来说,如果病位在上部,药宜于饭后服用,这样饭把药顶在上面;病位在下部,药宜于饭前服用,这样饭能把药很快往下压。如果没有明显的病位,可在两顿饭之间服药。中药一般都是每天一剂,当天的药当天熬,当天熬的药当天喝,不要隔夜喝药。有人喝药喜欢放糖,以缓解苦味,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糖也是一味药,药液加入糖后,等于在原来的方子里又加进去了一味药,方子就变了。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医院药剂科侯园园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