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尤其是随着老龄化加剧,60-69岁的人群患糖尿病的发生率已经达到28.8%,7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发生率超过了30%。
目前,国内外把≥65周岁的糖尿病患者定义为老年糖尿病,包括在65岁前和65岁后确诊的糖尿病人群,以2型糖尿病为主。
作为日常生活中大家最熟悉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尽管人们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意识日益增强,降糖药物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但由于一些更细的糖尿病健康知识缺乏,比如什么样的血糖值算是达标呢?使得更有效地控制血糖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尤其老年糖尿病由于身体机能减退、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者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等,并且老年糖尿病有时“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的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略,血糖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多少算达标,需要具体而论。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病例一起了解下!
一、老年糖尿病--“熟悉的面孔”
张叔叔是一名退休老教授,已年过7旬,患糖尿病20多年了,另外还有高血压、冠心病,每年都会因为血糖波动,出现浑身没劲、口干口渴、头晕胸闷等症状,需要住院调理1-2个月,平常因为有骨关节炎活动也不多,常常需要家人在身边照顾。
最近一次住院时我发现他比之前瘦了不少,好在精神状态还算可以,出院后嘱咐他坚持定期到门诊复查评估。
他把测出来的血糖值都记录在笔记本上,每次到门诊复查时便拿给我参考。
昨天下午在门诊问我:“大夫,你说我在家自己测血糖,多少算是达标啊?你看看我记录的表格,最近这段时间早起空腹测的都是9-10mmol/L,餐后有12-14mmol/L,睡前血糖大多在11mmol/L。”
我仔细看了看他本上的记录,再结合他的病史说:“您目前这个血糖控制的还不太好,稍微偏高,需要把您吃的降糖药给调整下,另外也需要再完善一些相关的检查,比如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检查、尿微量蛋白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下。”
正好下午病人不多,他做完检查回来后,我又详细跟张叔叔聊了聊老年糖尿病的血糖指标控制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二、老年糖尿病血糖评估,只看血糖值还不够
老年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是综合性的,重在监测,不单单是看血糖水平,还应结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尿微量蛋白等指标,控制的目的是达到稳定,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糖化血红蛋白这一指标对于糖尿病患者很关键,既能够反映出近2-3个月的血糖波动情况,可以间接反应平均血糖的水平,也是诊断糖尿病和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
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参考值是4%-6%,而糖尿病患者HbA1c一般都超过了6.5%,临床上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就需要进行治疗,如果这一指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就会增加微血管并发症和神经病变的发生机率。
因此,对于糖尿病病友们来说,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是十分必要的,治疗初期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达到治疗目标后可以每6个月检查一次。
其次,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肾脏功能的检查和评估也是必要的。
我们都知道肾脏是负责身体尿液代谢,主要是肾小球过滤作用,有害的*素随尿液排出,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身体需要的物质再吸收。
老年人肾脏功能逐步退化,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的人群,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也会对小血管造成损害,长期下去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就会慢慢变差,会把一些“好的”东西给过滤走,如蛋白质,这个过程就像是筛子的筛孔变大了一样。
所以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会看到晨起泡沫尿,那其实就是尿里的微量蛋白多了,加剧了肾脏的损伤同时也在消耗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因此,对于尿蛋白的检查也是糖尿病综合评估的重要部分。
此外,糖脂代谢是密切相关的,血糖不稳定容易引起血脂的异常,比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会逐渐发展为动脉硬化,促使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所以,细心的内科医生通常会建议老年糖尿病患者完善上面说的这3个重要检查,从长远考虑帮助患者管理血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以及加强对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管理。
三、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有“讲究”
2型糖尿病理想的控制目标需要综合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不同而异。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并不是越严格越好,如果严格控制老年患者血糖,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机率,具有一定风险。
因此,应该分层管理、制定个体化的目标,以下是要点需要